伊院男病人遭插錯喉  老人科醫生指或涉醫護人員違反程序

2024-06-21 12:34

伊利沙伯醫院發生醫療事故,一名需要接駁鼻胃喉餵食的61歲男病人,被發現鼻胃喉被置入支氣管近2天,病人現時目前情況危殆。老人科專科醫生佘達明認為,事件或涉醫護人員違反程序。

老人科專科醫生佘達明今(21日)在電台節目指,插鼻胃喉餵食是常見的治療餵飼方法,若無法吞嚥的病人,99%都會採用此法。但由於喉管是用pvc(聚氯乙烯)膠製造,通常通使用28日後會變硬,容易弄損胃部引致出血,所以每月要換一次,而每次更換都有機會誤插入氣管。他強調醫護人員按程序更換喉管後,醫護人員均要聽診,檢查病人胃內有沒有聲音及測試酸鹼度等。

盧寵茂昨日指錯喉事故並非第一次發生,醫護人員不應該不知道有關指引。資料圖片
盧寵茂昨日指錯喉事故並非第一次發生,醫護人員不應該不知道有關指引。資料圖片
佘達明指醫護人員若有懷疑就不應繼續用喉向病人餵食。資料圖片
佘達明指醫護人員若有懷疑就不應繼續用喉向病人餵食。資料圖片
廣華醫院日前發生電力故障,令1宗手術需要改到其他手術室進行,今早約25宗非緊急手術需要改期。資料圖片
廣華醫院日前發生電力故障,令1宗手術需要改到其他手術室進行,今早約25宗非緊急手術需要改期。資料圖片
林志釉憂慮是否病房人手不足,乏資深護士檢查或複檢,導致事故發生。資料圖片
林志釉憂慮是否病房人手不足,乏資深護士檢查或複檢,導致事故發生。資料圖片
該名病人目前情況危殆,正在深切治療部留醫。資料圖片
該名病人目前情況危殆,正在深切治療部留醫。資料圖片

他指今次事件院方有為病人安排照X光檢查,此並非標準程序,反映當日臨床醫護都覺得有懷疑。他認為,若真的有懷疑就不應繼續餵食,應照X光後確定胃喉無錯位才餵食,但院方今次在有懷疑情況下仍向病人輸注營養奶,有違程序,對病人而言十分危險。

他又稱,換喉工作主要由護士負責,護士每天都為不同病人進行換喉,是換喉專家,一向準確度不差。不過有時有機會是病人問題,因為插喉會令病人感不舒服,「越清醒既病人越唔鍾意,有機會自行抆走」,所以有時清醒的病人會扯走鼻胃喉。

而今次事故兩天後才出現問題,照計若插錯喉入氣管,「一餵食奶或水已入晒落肺,唔會話兩日先有問題」,他估計可能是病人爭扎令喉管移位至食道中間,令營養奶進入氣管。他指病人在2日後情況才突然轉差,估計可能是插喉後,病人因感不適拉扯喉管,令喉管出現移位。

林志釉:憂醫護人手不足導致事故

香港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在同一節目表示,是次是非常嚴重的事故,插鼻胃喉是常見的院方處理餵食方法,以往隔幾年都有出現出錯,但都擔心會護士人手不足,及時間,今次事件中間隔了一整天時間,無人覆檢。

雖然插錯鼻胃喉事故發生的頻率不高,據資料顯示曾在2014年及2019年發生,事件5年後再次發生,他相信護士訓練及指引清晰、沒問題,但憂慮是否病房人手不足,缺乏資深護士檢查或覆檢,導致事故發生。

相關新聞:
病人鼻胃喉誤插左肺 餵食後心跳停頓兩日後死亡
伊院男病人遭插錯喉 盧寵茂:醫護不應不知指引 若涉人為因素會盡快處理
廣華醫院手術室一度電力故障 院方: 須詳細複查 明早約25宗非緊急手術改期

---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