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收費︱謝展寰:最快7月起綠在區區延長3小時、年內推積分換超市券

2024-06-02 12:48

政府早前宣布垃圾收費暫緩執行,並公布一系列加速擴大社區回收網絡的設施。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在電視節目《講清講楚》表示,沒有放棄污者自付原則,指市民對於回收的關注度、參與度和支持度突然間增加很多,認為需把握好契機,因此未來一年會藉擴大減廢回收設施,之後再一併考慮生產者責任制或優化的垃圾收費模式。

政府早前宣布垃圾收費暫緩執行,並公布一系列加速擴大社區回收網絡的設施。
政府早前宣布垃圾收費暫緩執行,並公布一系列加速擴大社區回收網絡的設施。
政府早前宣布垃圾收費暫緩執行。資料圖片
政府早前宣布垃圾收費暫緩執行。資料圖片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指市民對於回收的關注度、參與度和支持度突然間增加很多,認為需把握好契機。資料圖片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指市民對於回收的關注度、參與度和支持度突然間增加很多,認為需把握好契機。資料圖片
他指做好回收後再一併考慮生產者責任制或優化的垃圾收費模式。資料圖片
他指做好回收後再一併考慮生產者責任制或優化的垃圾收費模式。資料圖片
謝展寰透露,期望7至8月起延長每個綠在區區回收點營業時間3小時。資料圖片
謝展寰透露,期望7至8月起延長每個綠在區區回收點營業時間3小時。資料圖片

最快下月起各回收點延長3小時 年內推積分換超市購物券

謝展寰強調,沒有放棄污者自付原則,指很多研究發現如果大家要對自己的污染行為付出代價時,會有助改變人們的行為、能減少污染。他舉例指人們到餐廳吃飯時若紙巾「任攞」就會不自覺多拿幾張,但若要收錢便會「用少啲」。他表示污者自付仍有重要性,認為蘿蔔與棒(carrot and stick)需並用,才會加快減廢文化的改變。

擴大回收配套方面,謝展寰透露,期望7至8月起延長每個綠在區區回收點營業時間3小時。惟到底是提早開門或是延遲閉門,則需視乎各地區市民的作息時間及回收習慣,再與營辦商洽談。

他表示禮物換購機本身也要租金、維修、運作費等,將本身費用及禮品折現後,其實政府不用拿額外錢出來。
他表示禮物換購機本身也要租金、維修、運作費等,將本身費用及禮品折現後,其實政府不用拿額外錢出來。

冀回收率短時間內由32%提升至35%

現時綠綠賞積分可換油、米、麵等,謝展寰表示收到市民意見指種類不足,指市民對購物券特別有興趣,稱正具體考慮是與超市合作或是其他方式。他表示禮物換購機本身也要租金、維修、運作費等,所以如將這些器材減少,降低了維護的成本,轉移成購物券折現,其實政府開支不會增加,又能讓市民更有彈性選擇他們想要的商品,更可順道促進消費。謝展寰期望可於今年內做到此轉變。 

未來一年的一連串回收配套成本方面,謝展寰相信金錢投入是很值得,因見到很多市民有改變他們的行為。回收率方面,他指本來的減廢目標是在2035年前將回收率提升至45%,表示回收率已由過往數年的不足30%增至2022年的32%,期望透過增加一連串回收配套後,短時間內能提升至35%,給予市民一支強心針。

謝展寰解釋指當初設計時較為「理想化」,但進行「先行先試」後發現理想有很多實質困難。 
謝展寰解釋指當初設計時較為「理想化」,但進行「先行先試」後發現理想有很多實質困難。 

謝展寰:當初按袋收費較理想化 文化法例結合才最好

被問到垃圾若不再按袋、而是整棟樓按量收費,會否降低經濟誘因,出現「反正都係大家分錢、扔多少唔緊要」情況。謝展寰則認為,若以法例規管、不做便罰款,則只要社會上有一兩成「唔乖嘅人」,每晚便會有數十萬人「食完飯落街趁無人見到掉低垃圾就走」。

他認為按大廈收費則能與文化掛鉤,因會有群眾壓力,各戶及業委等也會希望減少整棟樓垃圾支出,鼓勵回收文化,相信將文化及法例要求結合才是最好方式。至於為何當初沒有這樣想,謝展寰解釋指當初設計時較為「理想化」,但進行「先行先試」後發現理想有很多實質困難。他強調要同時做到「參與員工易做」及「市民易接受、實行」,成功機會才會高。 

---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