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雜誌|杜絕旅行社「掛羊頭賣狗肉」 業界倡訂認證制度 培育深「導」遊

2024-05-22 08:00

每日雜誌|杜絕旅行社「掛羊頭賣狗肉」 業界倡訂認證制度  培育深「導」遊
每日雜誌|杜絕旅行社「掛羊頭賣狗肉」 業界倡訂認證制度 培育深「導」遊

深度遊勢成為本港旅遊業未來新趨勢,港府亦投入資源積極發展,惟業界指,現時行內嚴重欠缺知識淵博、具熱誠的深度遊導遊,更有旅行社「掛羊頭賣狗肉」,以「深度遊」名義包裝一般旅行團推出市場,被投訴貨不對辦。旅遊業相信本港獨有的文化特色,對偏愛深度遊的中外高端旅客極具吸引力,而下周再多8個內地城市開放港澳自由行亦有助力。有學者直言,本港旅業正朝深度遊轉型,若能克服陣痛,將迎來曙光,並希望當局訂立深度遊導遊認證制度,讓業界朝專業之路邁進。

疫情過後,本港旅遊業重新出發,昔日購物為主、「蜻蜓點水式」的食、玩、買模式已不合時宜,中外旅客傾向了解當地歷史、文化、風土人情的深度遊。有見及此,去年8月政府聯同旅遊業議會舉辦「創意‧深度遊」行程設計比賽,鼓勵發展深度遊,涵蓋綠色生態、國家歷史、親水、文化、潮流及創意體驗6大主題,從中選出30條「精品路線」,再從各主題選出1條「至尊路線」,共獲135間旅行社遞交700份行程路線報名競逐。

本港的殖民地建築及歷史對旅客極具吸引力。
本港的殖民地建築及歷史對旅客極具吸引力。
林炳成關注,有旅行社的深度遊行程被指貨不對辦。
林炳成關注,有旅行社的深度遊行程被指貨不對辦。

忽略培訓知識深度 面臨陣痛

香港太子旅遊負責人林炳成名下2間公司共3個行程入選「精品路線」,其中「西貢奇洞星空與海洋深度遊」更被選為「親水樂悠遊」主題的「至尊路線」。林坦言,香港的中西文化匯聚及殖民風格十分適合發展深度遊,但現時行內難以聘請稱職的深度遊導遊,除與疫情時不少導遊轉行,欠新人入行外,過去購物主導的旅遊方式下,業界亦忽略培訓導遊知識的深度,現時正承受「惡果」。

林的公司多年前已主辦本地深度遊,現時營辦20多條路線,僱用固定深度遊導遊「班底」。他指,行內有約200名深度遊導遊,除具認可的導遊資格,亦掌握豐富歷史及文化知識,當中技巧熟練,又有熱誠的約有20名,其中10名更屬最頂級的深度遊導遊。他指,「頂級導遊」擁有高超的說故事技巧,能引領旅客投入其中,亦對全港掌故軼事倒背如流,隨時能旁徵博引,曾有市民反映頂級導遊解說生動,「參加過程中如上了一課」,連他亦深深拜服。但他指,若未來旅業回復興旺,郵輪到港的旅客團員均選擇中上環深度遊,按其公司在中環和上環分別派1名導遊的接待方式,同時辦兩團已耗用4名導遊,還未計旗下公司及其他旅行社的行程,人員根本不足夠。

香港旅遊聯業工會聯會理事長梁芳遠亦稱,深度遊的普及亦令業界面臨轉變,「行行企企的導遊已不合時宜」,鼓勵業界進修,與時並進。現時旅遊業監管局及註冊導遊協會等都定期舉辦有關更新知識、專業操守及進修旅遊知識的導遊課程,供業界增值。不過,林炳成認為,現時80%報讀上述課程的導遊,只為「續牌」繼續開工,餘下20%才是有志於行業發展的有心人,估計未來若要開辦更多深度遊行程,將面對導遊不足的問題。

旅遊業指,現時行內深度遊導遊不足。
旅遊業指,現時行內深度遊導遊不足。
 旅遊業人士看好,下周再多8個內地城市開放港澳自由行,會為深度遊帶來高端客。
旅遊業人士看好,下周再多8個內地城市開放港澳自由行,會為深度遊帶來高端客。

前景收入不穩定 難留人才

近年亦致力推廣深度遊的「活現香港」創辦人陳智遠亦指,難以聘請具質素的深度遊導遊。其公司亦有3個行程入選「創意‧深度遊」的「精品路線」,其中「沿路山旮旯—香港禁區隱世尋秘之旅」,獲選為綠色生態行的「至尊路線」。他指,其公司共有約20個導遊,當中7名是兼職,而他本人亦經常出動「帶團」。他指,深度遊導遊時薪300元至500元或以上,視經驗及熟練程度,曾有資深又有質素的深度遊導遊視作興趣加入,其後找到其他正職便退出。他指,現時最大痛點是深度遊仍屬起步之初,暫未令人覺得可提供穩定前景及收入,因而難留住人才,亦難吸納新血。

研究香港旅遊發展的職業訓練局項目經理黃家榮亦稱,有主流旅行社辦的深度遊,雖會到特定主題下的景點,但行程編排上沒有太大心思,亦沒安排特色膳食配合,認為有「掛羊頭賣狗肉」之嫌。他又指,具質素的深度遊收費普遍每人300元起跳,因行程經專門策劃,但憂慮高端客若光顧劣質團留下壞印象,長遠恐影響本港深度遊聲譽。

林炳成亦指,有個別旅行社為「搵快錢」,借深度遊包裝普通團,行程欠深思,導遊欠專業,但百貨應百客,有市民貪便宜光顧,惟有學校不滿貨不對辦而投訴,「導遊講解不了祠堂歷史及檐廊建築特色,簡單介紹幾句便自由活動。」他又指,留意到因為深度遊人手不足,有旅行社聘用一般的導賞員「帶團」,效果參差。他不諱言,有個別導賞員「熟書」又有熱誠,全心投入行業,但更多是濫竽充數,差強人意。

因應人手不足,陳智遠亦會親身帶深度遊行程。
因應人手不足,陳智遠亦會親身帶深度遊行程。
林炳成指深度遊亦重體驗,圖為他示範醃鹹魚。
林炳成指深度遊亦重體驗,圖為他示範醃鹹魚。

高端客成深度遊吸納客源

對本港未來銳意發展深度遊,黃家榮長遠看好,但面對深度遊導遊不足,促當局制定認證制度,確立深度遊導遊的技能要求,如現職導遊可報讀相關課程及通過考核可獲認證資格,可望增加專業性,從而提升行業水平。本月27日起,開放港澳自由行的內地城市再增8個至59個,加上預期未來海外旅客增加,黃指,當中一批高消費力,亦具生活品味的高端客,將成為本港深度遊吸納的客源。

梁芳遠極關注業界能否把握機遇轉型,希望今次當局及業界走對方向。黃家榮亦指,香港購物天堂及飲食文化仍具吸引力,不應放棄,但應留意旅業整體規劃,如增加不同文化特色的景點,以及朝深度遊發展,吸納不同層面的旅客。他指,深度遊無疑是旅業新出路,現時轉型中陣痛難免,「在走專業的路、辛苦的路,若能克服,未來的路將很實在。」他期望本港勿重返昔日趕潮流、搵快錢的老路,熱潮過後便無以為繼。

設計表面化 林炳成盼旅業有決心走出新路

對市面出現不夠深度的深度遊,林炳成感到無奈,坦言每次籌劃新的深度遊行程,都耗費不少時間和心血,盼業界珍惜這次轉型機會,讓旅業走出新路。

林指,由設計路線到搜集及閱讀資料,前後需時1星期,但最重要是訂立路線主題,「究竟希望透過行程,給旅客帶來甚麼訊息?是歷史古蹟,還是飲食文化?」之後設計行程及景點,如行程有否「打卡位」,並作風險評估,更要親身試行,按實際情況修改。他指,現時最熱門行程包括香港早期生活、圍村文化、香港海防歷史,以及中環殖民地建築等。

他以元朗深度遊為例,要介紹當地開發史、特色飲食及圍村文化,當中可能參觀圍村及祠堂,膳食要配合地道風味,如盆菜或圍村菜,均經過小心籌劃。

近日掀起九龍寨城熱潮,陳智遠指,海外旅客對深水埗、九龍城、中上環及灣仔等舊區極感興趣,較傾向參加相關行程;港人則易受流行文化或電影帶動,如年前電影《緣路山旮旯》掀熱潮,遊覽戲中荔枝窩、梅子林的行程便受歡迎。

梁芳遠亦指,早前曾與部分下周新開放個人遊內地城市的旅遊部門人員,商討怎樣推介香港。她稱,內地人對香港的獨有中西文化匯聚特色及漁村文化着迷。林炳成亦指,「香港是一本內容豐富的書,尚有很多故事等待旅客發掘,希望深度遊可以吸引他們一來再來。」

梁芳遠籲業界進修,與時並進,把握轉型深度遊的機遇。
梁芳遠籲業界進修,與時並進,把握轉型深度遊的機遇。

海外旅客佔比低 業界冀加強推廣

現時市面有多間專門營辦深度遊的旅行社,服務對象主要是學校、團體及港人,海外旅客的光顧比率暫時不高,希望當局加強推廣深度遊。

林炳成的旅行社獲不少學校光顧,承辦中小學的戶外學習日行程,他指行程涉及介紹歷史文化,除提供資料詳盡的講解,亦重視體驗,如到訪大澳的行程,除介紹獨特棚屋,亦提供醃鹹魚體驗活動,務求讓學生實地認識漁民生活。

推出長洲深度遊路線的博壹文化項目負責人吳偉本指,其公司主要為非牟利團體及學校安排深度遊、遊學團及大灣區文化體驗等。早前便曾替1所女子中學舉辦到長洲遊覽的大型活動,因而與長洲不同團體協作,埋下辦長洲深度遊的伏線。

記者:關英傑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