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醫療需求高漲  劉澤星:人口數據助科研 惠及大灣區發展 達致雙贏局面

2024-05-13 00:05

跨境醫療需求高漲  劉澤星:人口數據助科研 惠及大灣區發展 達致雙贏局面
跨境醫療需求高漲  劉澤星:人口數據助科研 惠及大灣區發展 達致雙贏局面

粵港澳大灣區居民往來頻繁,跨境醫療需求日漸高漲。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院長劉澤星接受《星島》訪問時表示,香港人口不足800萬,需要更多的人口提供數據支持本港醫療、科研和教育的發展,故發展跨境醫療,對香港和大灣區是「雙贏的局面」,既可以幫助大灣區整體發展,亦可利用大灣區的資源支持香港的醫療發展。他指,港大醫學院未來會給予學生更多北上學習機會,認識兩地醫療體系和文化的差別,又希望日後可進駐河套區並進行更多藥物研究。

構思從「低風險項目」着手

去年《施政報告》提出,會在大灣區醫療機構為港人策略性採購醫療服務,初步構思從「低風險項目」着手,例如電腦掃描(CT)、磁力共振掃描(MRI)等診斷服務。劉澤星表示,從低風險項目入手,可有效測試相關制度是否可行。

他冀未來一些高風險的手術亦可在內地完成,政府目前亦在探討港人在內地進行檢查或治療後,病歷流通的問題。他指如果在內地有更多間香港模式的醫院,及更好的醫療配套,港人在內地就醫時會更有信心,「病人在香港要輪候數年才能做手術,若內地有良好的配套,會有更多病人願考慮北上就醫」,若可加强內地相關建設,應能舒緩本港醫療壓力。

港大醫學院院長劉澤星認爲,發展跨境醫療對香港和大灣區是雙贏的局面。何君健攝
港大醫學院院長劉澤星認爲,發展跨境醫療對香港和大灣區是雙贏的局面。何君健攝
港大醫學院院長劉澤星指,期望本港可和其他地方的投資者進行更多交流。何君健攝
港大醫學院院長劉澤星指,期望本港可和其他地方的投資者進行更多交流。何君健攝
港大醫學院院長劉澤星指,期望本港可和其他地方的投資者進行更多交流。何君健攝
港大醫學院院長劉澤星指,期望本港可和其他地方的投資者進行更多交流。何君健攝
港大醫學院院長劉澤星認爲,發展跨境醫療對香港和大灣區是雙贏的局面。何君健攝
港大醫學院院長劉澤星認爲,發展跨境醫療對香港和大灣區是雙贏的局面。何君健攝

解決醫療爭議 有探討空間

對港人在內地就診時,若有爭執或醫療事故的保障。劉澤星表示,香港和內地醫療系統運作方式、保障醫護人員和病人的方法均不同,若兩地能探討和統一相關制度,醫護和病人會更安心,亦有助減少爭拗。他表示,香港和內地對醫護人員的訓練方法和考核制度有差別,兩地應多進行溝通交流,找到中間的平衡點,「內地和香港對優秀醫生的定義亦可能有差異,不過若多溝通一定能找到共識」。他認爲,每一個醫療系統均需要不斷改進,若兩地多借鑑,相信彼此的醫療水平均可進步。

港大醫學生增加北上學習

而爲進一步推動跨境醫療,港大在培訓醫學生時,會讓學生多學習兩地醫療體系和文化差別,並予學生更多機會北上學習,親身接觸內地病人。至於發展跨境醫療會否導致本港醫療人才流失,劉澤星指不擔心人才「被搶走」,因內地亦有很多人才,「香港有人才上去,內地亦有人才來港。」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擬建立自家藥物審批機構

劉澤星表示,香港正計劃未來建立屬於自家的藥物審批機構,相信有助吸引更多國際和內地的大企業來港投資。他表示,要加速大灣區跨境醫療和生物科技的發展,當海外企業看到香港在生物科技做出成果時,自然會吸引他們來港投資,亦希望政府跟國際知名的學府進行更多科技和人才方面的合作。

另外,劉澤星冀港大醫學院未來能進駐河套區以及北部都會區大學城,並在河套區進行更多藥物研究和數據交流,會繼續和政府商討,期望有機會在河套區成立實驗室。他又謂,希望本港可與其他地方的投資者進行更多交流,如通過「第四屆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等活動,均有助推動跨境合作。

記者 蔡思宇

---

《星島申訴王》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 https://bit.ly/3uJ3yyF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