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季電騙案涉款7.64億 內地學生中伏激增

2024-05-13 00:01

警方近年推出各種應用程式,打擊電話騙案,但騙徒的行騙手法不斷蛻變,令騙案依然猖獗。今年首季,警方錄得474宗電話騙案,其中涉及假冒官員電話騙案的數量雖然只佔總數的三成半左右,但其損失金額卻佔了整個電話騙案總損失的九成七,損失金額高達7.64億港元。針對內地來港學生的假冒官員電話騙案近期有上升趨勢,警方提醒內地來港學生特別要加強警覺,避免成為騙徒的目標。 

商業罪案調查科反詐騙協調中心情報及騙案應變小組高級督察林沛恆。 徐裕民攝
商業罪案調查科反詐騙協調中心情報及騙案應變小組高級督察林沛恆。 徐裕民攝
林沛恆講解最近騙案趨勢。徐裕民攝
林沛恆講解最近騙案趨勢。徐裕民攝
警方推出大量防騙宣傳物品。
警方推出大量防騙宣傳物品。
警方推出大量防騙宣傳物品。
警方推出大量防騙宣傳物品。
警方推出大量防騙宣傳物品。
警方推出大量防騙宣傳物品。

商業罪案調查科反詐騙協調中心情報及騙案應變小組高級督察林沛恆指出,上個月假冒官員電話騙案的數量翻倍,達致74宗,其中23名受害者是來自內地的學生,較今年第一季每月平均的13名內地學生為高。

今年首季接獲的最大宗電話假冒官員騙案,是一名70歲女子於2022年3月起接獲假冒官員來電,以證明沒有參與洗黑錢案,事主於2022至2023年期間分多次向騙徒轉賬共二億六千五百萬港元作保證金,最終受害人未能取回該筆款項,今年1月報案。經調查後,警方成功攔截騙款約157萬港元,2月拘捕3名32歲至40歲女子,涉嫌以欺詐手段獲得財產(詐騙)及處理已知道或相信為代表從可公訴罪行的得益的財產,三人現已獲保釋侯查。

電話騙案的主要犯案手法

手法一:「假冒官員」電話騙案

騙徒冒充公職人員(例如衛生署、物流公司、電訊公司或其他公私營機構職員), 向受害人聲稱其在境外犯法。為增加可信度,騙徒甚至可能偽造通緝令或凍結資產令等文件。接着,另一名同黨假扮內地執法人員,聯絡受害人訛稱其提供銀行帳戶號碼和密碼等資料,以進行背景和資產審查。其間,受害人可能會被要求將使用中的電話卡插入由騙徒提供的新手機,或直接點擊連結下載惡意木馬程式,以便騙徒能夠截取銀行發送的一次性密碼。因此,騙徒能夠在受害人不知情的情況下轉移其銀行帳戶中的存款。 

手法二:「猜猜我是誰」電話騙案 

騙徒致電受害人,要求猜出來電者的身份,受害人一旦作出回應,騙徒便冒充受害人的親友或同事,並以不同藉口詐騙金錢,如被拘捕需要保釋金、有緊急金錢需要等。騙徒會要求受害人通過銀行轉賬或將現金帶到指定地方進行交付,或親身到訪受害人家中取走現金。這類騙案的受害人大部分是長者。

近期新興的騙案手法,是受害人會收到自稱網購或短視頻平台客服的騙徒來電,訛稱受害人已開通VIP會員收費服務。如需取消有關服務,受害人需繳交手續費,並聲稱受害人戶口會被凍結,指示受害人把戶口存款轉賬至指定戶口,令受害人損失金錢。

「反詐騙協調中心防騙宣傳車」將會由5月9日至20日到訪全港各區。徐裕民攝
「反詐騙協調中心防騙宣傳車」將會由5月9日至20日到訪全港各區。徐裕民攝
「反詐騙協調中心防騙宣傳車」將會由5月9日至20日到訪全港各區。徐裕民攝
「反詐騙協調中心防騙宣傳車」將會由5月9日至20日到訪全港各區。徐裕民攝
「反詐騙協調中心防騙宣傳車」將會由5月9日至20日到訪全港各區。徐裕民攝
「反詐騙協調中心防騙宣傳車」將會由5月9日至20日到訪全港各區。徐裕民攝
在宣傳車上,市民可以學習不少防騙知識。徐裕民攝
在宣傳車上,市民可以學習不少防騙知識。徐裕民攝
在宣傳車上,市民可以學習不少防騙知識。徐裕民攝
在宣傳車上,市民可以學習不少防騙知識。徐裕民攝

為了增加對假冒官員電話詐騙的警覺性,警方自上年5月起推出「騙案預警」計劃,與20間主要銀行合作。 透過與銀行的密切合作,該計劃成功聯繫了4,671名潛在騙案受害人,阻止了1,030宗正在進行的騙案,成功阻截了超過3,600萬港元的騙款。

自去年8月底警方還與十多間大學合作,舉辦講座宣傳防騙知識,並為在港內地學生製作了「反詐騙學習套件」和「防騙知識小問卷」,協助他們了解不同騙案的手法。同時,與不同大學和團體合作,開設了多個社交媒體群組,讓內地學生及家長加入,提供防騙知識和支援。 

-----

《星島申訴王》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 https://bit.ly/3uJ3yyF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