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收市|恒指跌近600點 今年累瀉逾一成 股評人無奈:跌市已無原因 市場要錢唔要貨

2024-01-17 09:31

美國減息步伐預期降溫,刺激美元及債息向上,震散環球股市,加上內地經濟數據好壞參半,市場憂慮中港經濟前景,港股沽壓明顯,再現14個半月以來新低。恒指跟隨A股全日走弱,藍籌股全軍覆沒,收市挫589點,報15276點,成交增至1305億元。恒指連跌4日,累跌1026點,今年首12個交易日已跌足11日,累跌逾一成;科指4日更累插9.8%,一月至今已跌16%。

恒指早段低開101點,已見全日高位,隨著內地公布經濟數據,進一步令大市沽壓加劇,午後曾急瀉671點,最終收報15276點,跌589點或3.7%,為2022年11月1日以來新低。國指報5132點,大跌210點或3.9%;科指報3160點,重挫165點或5%。

唐牛:樂觀而言或現短期底

獨立股評人唐牛認為,港股今次跌市冇原因,即使找到的原因也是用來解釋的藉口,最合理講法就是「要錢唔要貨」,以及Call孖展造成火燒連環船效應。

唐牛又指,近兩日跌市加快、成交加大,連公用股及防守股均遇洗倉,樂觀而言有機會出現短期底部,「總好過日日陰跌唔反彈」。後市部罯方面,若有蟹貨「呢啲位已無謂打」,但不要再溝貨,寧願買熊或Put、做淡倉幫補一下,「贏膠布錢補下傷口」。

晉佳:恒指已超賣 短炒伺機出手

另一獨立股評人晉佳則表示,港股面對內地眾多經濟利淡消息而下跌,包括Tesla及蘋果iPhone減價,引發市場對於內地消費市道疑慮,加上剛公布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遜於預期,投資者擔心內地經濟最壞時刻未過,令本來弱勢的港股更添沽壓。

短期而言,恒指大幅跌穿保歷加通道下軸,加上年初至今累積近2000點跌幅,以去年往績來看,目前已進入超賣階段,有機會喘定。有興趣短炒港股的話,仍需觀察一至兩日,待大市回穩才出手,以防恐慌性拋售持續,若能回穩,恒指先上望略高於16000點。

長期投資的話,港股對機構投資者而言已是便宜、但欠增長動力的市場,即使估值低亦不算格外吸引,加上港股流動性已減弱,要回升必先經歷股份收集過程,最理想做法是,見到3至6個月的收集期才作較長期入市決定亦未遲。

李澤銘:反彈空間小 市場難望政策救市

紅蟻資本投資總監李澤銘表示,内地公布的去年經濟數據差過預期,經濟下行壓力大,加上官方解讀偏向於正面,市場則擔憂支持性政策或難出現,令港股持續下跌,並料本周恒指會在15000點至16000點區間,不排除有技術性反彈,但在15800點或15900點會見明顯阻力。李澤銘續指,投資者可以留意航運股,目前受紅海危機影響運費會持續上升,另外亦可關注穩定派息的高息股,如中資電訊股。

恒指一月以來跌一成。
恒指一月以來跌一成。

科網大插 美團瀉7%失招股價

摩根大通報告指,去年內地科網股的整體表現,受市場下調前景預測影響,展望今年該行行業首選為騰訊(700)等,並料阿里巴巴(9988)、京東(9618)及美團(3690)等或受到負面影響。科技股普遍向下,美團跌穿69元招股價,急瀉7%,收報68.75元,錄4年半低位;京東挫6%收報87.75元,為港上市以來歷史新低;阿里旗下阿里雲發布新版數據庫PolarDB,以節省成本提升性能,阿里勁插4%收報65.65元,同見14個月半新低;騰訊跌2.8%收報274.6元,下試上月網遊監管風波的低位。

富瑞:本地地產股成新風險 銀行將受累

富瑞報告指,本港地產正在形成新風險來源,今年對負債比率相對高的小型發展商信貸風險更審慎,這些高風險發展商未償債務總額高達880億元,而有關風險預計對本港銀行帶來約57基點的信貸成本。本地地產股大跌,新世界(017)插5.6%收報10.04元;恒基地產(012)跌5%報21.05元;長實集團(1113)跌4.1%報35.4元;新鴻基地產(016)跌3.3%報75.15元。

本地銀行股亦遭掟貨,中銀香港(2388)瀉2.3%收報18.36元;恒生銀行(011)跌2.1%報81.5元;滙控(005)跌1.9%報57.95元。

內房捱沽 龍湖插7%

國家統計局公布內地樓市數據,當中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按月跌幅擴大,內房股全線捱沽。龍湖(960)急挫6.8%收報8.86元,創52週低位;中國海外發展(688)跌6.3%收報11.22元,創3年低位;融創中國(1918)跌8.8%收報1.14元。

再有博企宣布提出加薪方案,永利澳門(1128)公布自3月1日起,向非高級管理層的合資格員工加薪2.5%至6%,料約近99.8%員工受惠。惟濠賭股全線向下,永利澳門跌6.6%收報5.83元;新濠國際(200)挫7.6%收報4.95元;金沙中國(1928)跌3.9%收報20.7元;銀河娛樂(027)挫2.8%收報38.8元。

藍籌全軍覆沒 阿里健康挫9%最弱

醫療平台股沽壓較大,阿里健康(241)瀉8.6%收報3.2元,為跌幅最大藍籌;京東健康(6618)7%收報27.85元;平安好醫生(1833)跌5.1%收報15.18元。

-----

1615:內地多項宏觀經濟數據出爐,去年經濟增長5.2%高於目標,但12月零售表現差過預期,加上美國聯儲局快速減息的預期降溫,刺激美元及美債息率向上,令港股投資氣氛急劇轉差。恒指今早低開101點後,越跌越多,最多曾跌671點,低見15194點,最終收報15276點,大跌589點或3.7%,創逾一年低位。科指跌幅更大,收市報3160點,跌165點或5%。大市全日成交金額1,305億元。

若以2024年開局以計算,恒指在首12個交易日中,跌足11日,累跌逾一成;科指更跌逾16%。同時,由年初至今,僅4隻藍籌逆市向上,依次為神華(1088)、中海油(0883)、攜程(9961)及中移動(941),惟最高升幅也不夠4%。

友邦跌近5% 美團失守招股價

今日市況方面,友邦(1299)及「ATM」成跌市元兇,四股合共拖低恒指186點,其中友邦跌4.72%;美團(3690)跌6.97%至68.75元,失守69元招股價;阿里(9988)跌逾4%;騰訊(700)則跌1.95%。此外,京東(9618)今晚舉行「京東年貨節」,股價亦跌6%。

藍籌股中無一倖免,當中跌幅最大的是阿里健康(241)跌逾8%最差;其次為新奧能源(2688)跌7.3%;恒隆地產(101)及京東健康(6618)亦跌逾7%。至於與港股關連度最高的港交所(388)亦跌3.65%。

另一方面,有傳歐盟最早可能在6月對中國電動車徵收臨時關稅,新能源車股紛捱沽,其中蔚來(9866)、小鵬(9868) 及理想(2015)分別大跌9.8%、9.6%及3%;至於將在整車智能領域投資逾千億人幣比亞迪(1211),股價亦跌近5%。

相關文章:

大摩力撐電訊股 最高息率14厘 中移回購有驚喜 本地電訊首選一隻

有人撈底嗎?摩通稱中國股市陷價值陷阱 「等救市的人一定感失望」

-----

1210:恒指今早低開101點後,越跌越多,最多曾跌464點,低見15401點,截至中午報15419點,跌446點;若以今年至今計,已累跌1628點或9.5%,相當慘情。科指方面,今日跌幅更大,半日瀉128點或3.87%,報3197點。

藍籌股之中,友邦(1299)及「ATM」成跌市元兇,合共拖低恒指149點,其中友邦跌3.6%;美團(3690)跌5.4%至69.9元,並一度逼近69元招股價;騰訊(700)跌2.9%;阿里(9988)亦跌2.78%。

阿里健康及京東健康跌逾6%最差

以股價表現計,阿里健康(241)跌6.6%最差、京東健康(6618)跌6.5%緊隨其後,安踏體育(2020)亦跌5.9%;相反,藍籌中只有海爾智家(6690)一隻錄得升幅,半日微升0.23%。

另一方面,有傳歐盟最早可能在6月對中國電動車徵收臨時關稅,多隻車股捱沽,其中蔚來(9868)、小鵬(9866) 及理想(2015)分別大跌8.8%、9.6%及2%;比亞迪(1211)亦跌逾5%。

---

0930:美國快速減息預期降溫!聯儲局理事沃勒(Christopher Waller)表示,減息應謹慎進行,沒有理由像過去般迅速減息,並指通脹若沒有反彈,今年適宜降息,但可慢慢放鬆貨幣政策。IMF第一副總裁Gita Gopinath亦預計,根據目前數據,今年下半年才會開始減息,認為市場對於激進減息的預期是言之過早,因與通脹的鬥爭尚未結束。

美股三大指數周二全線向下,其中道指跌231點或0.62%,報37361點;標指跌17點或0.37%,報4765點;納指則跌28點或0.19%,報14944點。相反,美國債息及美滙向上,10年期債息最新報4.062厘,美滙則報103.34。

波音跌近8% 英偉達再破頂

焦點股中,波音(BA)遭富國銀行分析師下調評級,認為實現製造和交付目標的風險大增,同時瑞安航空CEO亦稱,波音面臨交付延遲風險,管理層可能分心;該股收市大跌近8%至200.52美元。不過,市場對AI晶片需求前景樂觀,AMD(AMD)和英偉達(NVDA)均獲分析師上調目標價,其中前者爆升逾8%,後者亦再升逾3%破頂。

港股方面,恒指連日捱沽,今早再低開101點,報15764點。「ATM」未止跌,騰訊(700)及美團(3690)繼續回購股份,今早仍分別跌1.91%及1.96%;阿里巴巴(9988)亦跌0.58%。減息預期降溫下,本地地產股今早未見受大影響,新地(016)微跌0.51%;恒地(012)跌0.68%;長實(1113)跌0.41%,新世界(017)則無升跌。

個別股份中,碧桂園(2007)已委聘畢馬威企業諮詢(中國)擔任境外債務重組的主要財務顧問;該股今早開市無升跌。微盟集團(2013)擬將上海微盟文化傳媒約50%以上的股權轉讓,以尋求其在境內資本市場實現部分或整體上市;該股開市升0.45%。

北水動向方面,昨日淨買入港股29.45億元,其中中國移動(941)及藥明生物(2269)獲淨買入最多,分別錄得4.64億元及2.11億元。相反,港交易(388)及理想汽車(2015)捱沽,分別遭淨賣出1.77億元及1.47億元。 

相關文章:

碧桂園委畢馬威中國任債務重組顧問 將建債權人溝通平台

---
《星島申訴王》將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https://bit.ly/3uJ3yyF

想睇更多精彩內容,請立即瀏覽「區區有申訴」活動專頁:https://bit.ly/41hgS9E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