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經管學院:醫療開支增加令政府財政受壓 料淨流入5萬年輕家庭始有望放緩

2024-01-10 13:22

香港大學經管學院今日(10日)發表《香港經濟政策綠皮書2024》。葉偉豪攝
香港大學經管學院今日(10日)發表《香港經濟政策綠皮書2024》。葉偉豪攝

香港大學經管學院今日(10日)發表《香港經濟政策綠皮書2024》,表示香港要增強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在法律、貨幣、金融和監管基礎建設支持下,必須維持和加強與內地的現有優勢,包括資本、資訊和人員的自由流動。香港亦作為中介角色,須增加與其他地區聯繫,包括歐洲、北美、東亞,尤其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地區,並尋求新興的潛在機會領域,例如中東、非洲和拉丁美洲。

綠皮書指,雖然中美摩擦會短暫削弱聯繫匯率制度對香港的好處,但影響非常短暫,除了現有的聯匯和浮動匯率以外,本港亦可採取其他形式的固定匯率制度。

綠皮書亦關注了不少香港民生、社會議題,包括本港收入不均、人口老齡化對未來醫療衛生開支的影響、利用數據和算法減低公屋輪候時間、如何強化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的重要性。

香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及經濟學講座教授蔡洪濱。葉偉豪攝
香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及經濟學講座教授蔡洪濱。葉偉豪攝
香港大學經濟學講座教授王于漸。葉偉豪攝
香港大學經濟學講座教授王于漸。葉偉豪攝
香港大學經濟學教授鄧希煒。葉偉豪攝
香港大學經濟學教授鄧希煒。葉偉豪攝
香港大學公共衞生學院院長貝大為。葉偉豪攝
香港大學公共衞生學院院長貝大為。葉偉豪攝
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副院長(修課式研究生課程與發展)Douglas Arner 。葉偉豪攝
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副院長(修課式研究生課程與發展)Douglas Arner 。葉偉豪攝
左起:Douglas Arner,鄧希煒,王于漸,蔡洪濱,貝大為。葉偉豪攝
左起:Douglas Arner,鄧希煒,王于漸,蔡洪濱,貝大為。葉偉豪攝

料最快2028年醫療開支增長速度超GDP增長速度

醫療衛生開支方面,綠皮書指,香港醫療衛生開支未來的增長趨勢將使特區政府財政日益受壓,料最快至2028年,醫療衞生開支的增長速度將超過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綠皮書表示,香港若能在10年內實現每年淨流入約5萬個年輕家庭,估醫療衞生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份額的升幅在2040年得以放緩,下降到7%水平,否則在缺乏外來移民抵消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效應下,此一比例將於2040年升至9%。

綠皮書建議,政府須加大投資力度,通過疾病預防、健康推廣和全面基層醫療以免市民染病人院之需,通過供求控制,提高現有醫療資源的使用效率。此外,應協助市民計劃和支付適合其文化背景的長期護理,並推動整體醫療保險市場在醫療融資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過渡性房屋使用率偏低 倡統一處理申請

房屋問題上,綠皮書指,本港平均公屋等候時間從2010年的2年劇增到2023年9月的5.6年,發現過渡性房屋使用率仍然偏低,主要由於居民與房屋之間的地域配錯以及申請手續繁複。

綠皮書建議利用數據和算法減低公屋輪候時間,將有關過渡性房屋項目的選擇次序,交由統一申請,一併處理;而統一系統隨即透過優化設計的電腦算法,將申請者的選擇次序與營運機構的甄選準則和次序納入其中,以編配項目單位。此外,又建議當局可放寬8成單位,預留給已輪候公屋3年或以上申請戶的規定。

學者指香港人才流入量超過人才流失量

香港大學首席副校長、經濟學講座教授、黃乾亨黃英豪政治經濟學教授兼香港經濟及商業策略研究所總監王于漸稱,香港經濟的發展與國際經濟發展和中國經濟發展聯繫緊密,香港未來的發展亦離不開世界及中國的經濟發展。他又表示,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對香港經濟的影響仍舊存在。

港大經管學院副院長(對外事務)、馮國經馮國綸基金經濟學教授兼香港經濟及商業策略研究所副總監鄧希煒稱,透過領英社交資料發現,香港人才流入量超過人才流失量,這與大部分公開資料所顯示的現狀相反。

鄧希煒表示,疫情期間留在香港的LinkedIn用戶共計25.6萬人,來港有3.2萬人,離港有2.7萬人,顯示人才的淨增長。但流入人才大部分為亞裔人才,歐美和其他地區人數不多。他建議本港需要提升自身特色,吸引更多歐美人才來香港,保持香港與其他中國城市不同的獨特吸引力。

記者 謝宗英

---    
《星島申訴王》將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 https://bit.ly/3uJ3yyF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