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米價料再攀升 泰國白米創15年高 受累印度出口限制 大選前難望解禁

2024-01-10 12:01

作為數十億人主糧的大米,價格在今年或再攀升。彭博報道,印度很大可能在總理大選前繼續實施大米出口限制,加上亞洲市場因節日效應而對大米需求增加,令米價有機會再度上升,加重基層家庭的食品開支。在去月底,作為亞洲基準等級的泰國白米(破碎率5%),已升至每噸659美元(約5,151港元),創下15年新高。

4月開齋節前 白米需求增加

國際穀物理事會(IGC)分析師Peter Clubb表示,受印度對大米出口禁令影響,預計大米市場在未來一段日子仍會緊張,「在踏入4月份開齋節前,亞洲、非洲、穆斯林等人口眾多的市場,都對白米需求增加」。

有分析指,厄爾尼諾現象(El Nino)通常導致亞洲降雨量減少,並對印度大米的產量造成壓力,故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政府對食品通脹議題非常關注,預計在今年4、5月大選結束前,都會堅決採取行動來穩定國內米價,有關的出口禁令至少持續至到上半年。過去兩年,印度米價每年的升幅約為12%,政府官員已要求商家主動降低零售價格。

同樣在下個月進行總統選舉的印尼,政府亦要為白米供應緊張的問題出手,包括下令軍方幫助農民提高產量。印尼是全球最大的大米進口國之一,除了面對印度白米出口禁令影響,乾旱亦推遲了該國今年的大米種植,情況更為嚴峻。

大米為全球逾30億人主食,近九成產自亞洲,印度大米出口則約佔全球大米貿易總量達四成,為全球最大的稻米出口國。單計2022年,印度就向140多個國家出口2,200萬噸大米。

越南今月收割 或助紓緩緊張

大米價格在2008年曾高達破紀錄的每噸1,000美元以上。當時世界第三大大米出口國越南亦禁止大米出口,引起印度、中國和柬埔寨紛紛仿效,令全球大米價格上升52%,造成糧食危機。惟分析指,越南農民在今個月開始收割大米農作物,或有助紓緩市場供應緊張的問題。

值得留意的是,大米的供應仍然比較波動。泰國大米出口商協會(TREA)預計,隨着市場需求在印尼大選後減少,泰國今年的大米出口量將下降。

--
《星島申訴王》將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https://bit.ly/3uJ3yyF

想睇更多精彩內容,請立即瀏覽「區區有申訴」活動專頁:https://bit.ly/41hgS9E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