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雜誌|Chemfun毒風興起 專家推算逾萬男同志曾參與 性向被邊緣化 濫藥麻醉自我

2024-01-10 08:00

毒品性愛(Chemfun)的現象陸續浮面,不少男同志利用交友應用程式邀約Chemfun。
毒品性愛(Chemfun)的現象陸續浮面,不少男同志利用交友應用程式邀約Chemfun。

探討Chemfun現象(上)

近日一宗男同志涉遭打冰毒致命的個案,令本地毒品性愛(Chemfun)浮面。據了解,有關風氣已在港形成,持續有人利用交友應用程式邀約Chemfun,更有在社交平台坐擁14萬追蹤者的男同志開設收費帳號,發放大量性愛吸毒片段。有專家推算,全港至少有逾1萬名男同志曾參與Chemfun,有人因追求刺激感,亦有人因性向被社會邊緣化,長期依賴Chemfun紓緩生活壓力。本報將一連兩集探討有關現象,包括近年趨勢、參與者心態,以及相關的支援和教育難題等,盼找出有助解決問題的方法。 
 

有內地男生透過交友應用程式誤交損友,遭注射冰毒後死亡,更被棄屍街頭。
有內地男生透過交友應用程式誤交損友,遭注射冰毒後死亡,更被棄屍街頭。


一名22歲來港讀碩士的內地男生,上月透過男同志交友應用程式「Grindr」誤交損友,疑到粉嶺圍參加派對時遭注射冰毒,其後昏迷不治,更被棄屍街頭,揭露死者或曾參與Chemfun。Chemfun是指在進行性行為期間或之前,使用消遣性毒品或物質,在港並非新鮮事。衞生署定期公布的愛滋病預防項目指標調查(HARiS)和愛滋病風險及流行情況調查(PRiSM),有細分「香港男男性接觸者」的相關數據;2020年HARiS調查的1574名受訪者中,有8.6%曾於調查前過去半年參與Chemfun。

有專家認為,實際情況恐遠超衞生署有關數字,據統計網站LGBT CAPITAL估計,香港有近42萬名LGBT(女同性戀者、男同性戀者、雙性戀者及跨性別者),若以男女性別各佔一半作推算,至少有1.68萬名男同志曾參與Chemfun。
 

有男同志在「X」上發放大量以冰壺吸毒及性愛的付費片段。
有男同志在「X」上發放大量以冰壺吸毒及性愛的付費片段。


多在線上發放「露骨」邀約

據了解,過去同志圈內會有固定Chemfun群組,或以朋友「搭上搭」的方式參與派對,但疫下更多人的社交生活由線下改為線上邀約。有意邀約Chemfun者,一般會在社交平台或交友軟件上以雪糕、雪人卡通符號作辨識。推動多元性文化的非牟利機構「NJAC工作室」,其負責人CT曾作統計實驗,在去年11月隨機抽選幾個閒日晚上,計算油尖旺區方圓1公里內透過交友應用程式發出的派對邀約請求,結果每小時平均接收60至120人次的邀請。

「X」(前身為Twitter)更是男同志的集中地,有坐擁14萬追蹤者、以香港區旗圖案表明是「HK Base(以香港為主)」的男同志,在「X」上發放大量以冰壺吸毒及性愛的付費片段。其帳戶簡介的用字十分「露骨」,除了身高、體重和性器官等描述,亦揚言交友「約炮」前,需要收到對方私訊清晰樣貌、身材及性器官的近照。記者在搜尋器上輸入帳戶關鍵字,發現疑似該男同志開設的多個分身網站,在付費平台「Just For Fans(JFF)」上,用家支付15元美金便能解鎖相關內容,博主更列明所有帖文均是原創,19段影片和20篇帖文共吸引逾1500名追蹤者。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於前年發表《應用敍事治療於有Chemfun經驗的男同志研究》。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於前年發表《應用敍事治療於有Chemfun經驗的男同志研究》。


上述一系列數字均反映,香港確有隱形男同志Chemfun群組,但有性教育專家坦言,不排除有人跟網友見面當刻才知道會用藥,「到底他們知不知要Chemfun?也有些在見面前已拒絕,但現場面對群眾壓力影響又無法抗拒,部分人也不清楚混合毒品後的副作用。」香港基督教服務處近年發表的《應用敍事治療於有Chemfun經驗的男同志研究》,記錄了部分男同志的真實感受,有人直言「控制不到,不知道自己是否應該拒絕」,亦有男同志指,明知Chemfun令他失去「靈魂」,卻無法找到解決辦法,「其實知道可以找社工傾訴,可以不食(毒品),但你會自己封鎖晒⋯⋯我不會找社工和返屋企,一定好大鑊!我不會讓朋友知,朋友一定要我戒毒!」

不受社會接納 成長被標籤化

有輔導員坦言,每個人嘗試Chemfun的原因不同,要先從性小眾的成長背景開始了解,社會不接納性小眾,使他們背負大量負面標籤成長。他不諱言,有人透過ChemFun認識包容自己的群體,繼而把信心帶回日常,就像父母認為子女沉迷玩遊戲,但子女在遊戲世界建立朋友圈,與朋友共同克服困難和挑戰,繼而產生「被需要」和「被照顧」的感覺。他意有所指說,「對玩家而言,網上電玩不單純是遊戲,而是其社交生活、被社會認同的一部分。」
 

有關注組織指,性小眾沒有意識到自己用藥物和性愛,去解決在社會被邊緣化的問題。
有關注組織指,性小眾沒有意識到自己用藥物和性愛,去解決在社會被邊緣化的問題。


香港將Chemsex(毒品性愛)形容為Chemfun,有玩樂之意,乃因「朋輩」在本地圈子中十分重要,可互相吐露心聲,有別於單純滿足性慾的目的。有男同志坦言,部分性小眾會剔除結婚及生育兩大人生議題,男男性接觸者更不用顧慮進行性行為後懷孕;當有能力照顧高堂、生活無憂,或會無法解答自己有何生存意義。據知,有男同志參與Chemfun後想向人求助,卻被人與愛滋病拉上關係,無奈打退堂鼓。

CT也接觸不少個案,他說,「大多數人沒有意識到自己用藥物和性愛,去解決在社會被邊緣化的問題。」他提到,部分個案面對至親突然離世,長期需要透過藥物紓緩傷痛和生活壓力,逐步發展成依賴藥物支撐情緒,「有些人過不到心理關口就是過不到,非內心是否堅強的問題。」
 

有輔導員期望,社會能提高對不同群體的接納度,讓相關人士敢於向支援機構求助。
有輔導員期望,社會能提高對不同群體的接納度,讓相關人士敢於向支援機構求助。


冀相關人士敢「開聲」求助

有人因為「貪玩」追求毒品性愛的刺激感,有人不清楚毒物會影響其腦神經系統,長期依靠該些物質去麻醉自己,以換取內心平靜,CT直言,「可能Chemfun已經不止是墮落和性愛的問題,而是他們長期沒有處理心理上的需要或創傷,需要毒品支撐人生,成為其生存下去的動力。」

CT指,以目前的支援機制,Chemfun成癮者求助大多會被送至囚禁式戒毒,卻沒有梳理他們被冷眼看待的問題,「重回社會依舊面對一樣的生活和過去,問題並沒有改變過。」他續說,部分同志也知道Chemfun非最好的解決方案,但因曾有「成功」紓緩壓力的經歷,戒毒後仍會不自覺地再度沉淪。他期望,社會能提高對不同群體的接納度,讓相關人士敢於向支援機構求助,找到解決問題的真正方法。
 

用作Chemfun的毒品基本組合包括冰毒、Poppers、壯陽藥「偉哥」及液體搖頭丸「G水」,圖為冰毒。
用作Chemfun的毒品基本組合包括冰毒、Poppers、壯陽藥「偉哥」及液體搖頭丸「G水」,圖為冰毒。
壯陽藥「偉哥」。
壯陽藥「偉哥」。


毒品物質「相沖」易致命

用作Chemfun的毒品基本組合包括俗稱「冰」的甲基安非他命、亞硝酸烷酯「Poppers」、壯陽藥「偉哥」及液體搖頭丸「G水」,惟以上物質的作用「相沖」容易致命。

精神科專科醫生黃穎勤分析,上述4種物質都會令服用者情緒高漲,繼而影響血管和心臟,例如冰毒會令服用者心跳加速、血壓高,吸食過量會有中風或心臟停頓風險,「正常人心跳應維持每分鐘60至100次,當太興奮至心跳高達每分鐘150至200次,心輸出量會下降,或會心臟停止而斃命。」她補充,服用者亦會因為高熱導致脫水、橫紋肌溶解症、電解質不平衡,甚至腎衰竭。

有研究發現,吃朱古力的多巴胺增量是55%,而吸冰毒的多巴胺增量是1000%。有輔導員指,多巴胺是一種快速「消耗」的賀爾蒙,而人體內有「天然獎罰機制」,「當因為冰毒而感到開心,會釋放出相對應的痛苦感覺作『內平衡』,故參與Chemfun的人只會越來越泥足深陷。」

毒派對演變 「冰」近年成主流

Chemfun或由30年前的毒品派對演變而成,所使用的毒品由「K仔」、「E仔」等至現時以冰毒為主。

《香港男同志社群的ChemSex行為研究》指出,Chemfun可追溯至上世紀90年代,部分男同志會參與以異性戀為主的大型狂野跳舞派對,直至千禧年代以男同志為主的派對出現,在政府部門和警方大力打擊毒品和掃蕩用藥場所下,相關活動在2000年代中期轉趨「地下化」,亦衍生在家中或酒店舉行私人Chemfun派對。

事實上,毒品流行的趨勢在過去20年也有明顯演變。非牟利機構「NJAC工作室」負責人CT指,起初有性小眾參與通宵的銳舞派對(rave party)時接觸毒品性愛,多數以濫用「K仔」氯胺酮及「E仔」搖頭丸為主,後來毒品滲入校園,有學生會「夾錢」吸食「白粉」海洛英,及至近年冰毒成為主流,也成為男同志作Chemfun的常用物質

記者:仇凱瑭

探討Chemfun現象(下):每日雜誌|隱形群組難辨 支援服務有限 Chemfun戒毒難度增 輔導員籲採「緩害」措施介入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