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雜誌|《企業會客室》生產力促進局推「ESG一站通」 助中小企數碼轉型 實踐可持續發展

2024-01-05 13:00

ESG(環境、社會與管治)是環球趨勢,因應不少中小企亦希望達致ESG目標,踏入2024年,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將推出「ESG一站通」(ESG One)平台,該局新世代企業及技能發展部總經理馮嘉寶指,該平台集合市面提供相關ESG方案的企業,協助他們配對業務。另外,面對復常後經濟未如理想及人手不足的痛點,馮嘉寶指,不少中小企亦已向該局轄下「中小企資援組」尋求協助,希望進行數碼轉型,拓展網購等業務,迎接未來復甦機遇。

企業於營運過程中,除關注經濟收益,亦需顧及環境、社會和管治等因素,達致可持續發展的終極目標。全球暖化下,極端天氣漸成常態,各地積極推行企業綠色轉型,現時在香港,只有上市公司需要披露ESG資訊,一般中小企不受ESG披露要求的約束,不過馮嘉寶稱,留意到不少中小企亦希望藉ESG提升競爭力,但基於日常工作繁重、資源短缺或人手所限,無餘力及時間尋找及查詢關於ESG的資訊,未能如願實踐ESG方案。

有見及此,生產力促進局於今年1月推出「ESG一站通」(ESG One)平台,透過該平台集合提供各類ESG方案或產品的中小企,供他們展示產品。她稱,有意見反映,企業其實亦有尋求ESG方案,但市面的相關資訊太多,難以整合,如找尋提供環保物料的供應商,亦不易選擇。

馮嘉寶(前排右四)及團隊舉辦不同活動,協助中小企數碼轉型。
馮嘉寶(前排右四)及團隊舉辦不同活動,協助中小企數碼轉型。
生產力局轄下的 「中小企資援組」,為中小企及初創企業提供有關申請政府資助計劃的支援。
生產力局轄下的 「中小企資援組」,為中小企及初創企業提供有關申請政府資助計劃的支援。

 

「免費線上ESG評估」認證成效

個別具前瞻性的中小企,已打算推行綠色方案,但欠缺平台讓他們展示,她盼望「ESG一站通」的免費平台,協助中小企認識到對方存在,有助推展及配對業務,共同實踐港府訂立於2035年將碳排放量減半,以及2050年達致碳中和的目標。該平台亦推出免費「線上ESG評估平台」與「ESG績效卡」,以認證中小企推行ESG取得的成效,鼓勵其他中小企一起推動,盼未來形成生態鏈。

截至去年中,本港有超過36萬間中小企業,佔全港企業總數98%以上,僱用了120多萬人,佔全港總就業人數44%。生產力局於去年8月至9月進行「香港企業數碼化指數調查」,訪問500多間來自「資訊及通訊業」、「金融及保險業」、「住宿及膳食服務業」、「進出口貿易及批發業」、「專業及商用服務業」及「零售業」的企業,發現本港整體企業數碼化指數為35.9,僅屬「基本」水平。馮嘉寶指,調查結果反映香港企業雖意識到數碼化的重要性,並於個別營運流程中使用數碼科技,但數碼化仍處於起步階段。

研究發現,本港整體企業數碼化指數僅屬基本水平,包括零售業的中小企希望嘗試數碼轉型。
研究發現,本港整體企業數碼化指數僅屬基本水平,包括零售業的中小企希望嘗試數碼轉型。

 

「中小企資援組」助數碼轉型

調查亦顯示欠缺資金、公司傾向維持現狀及難以將新技術整合至現有系統,是中小企進行數碼轉型的3大難題。馮續稱,現時生產力局轄下的「中小企資援組」,致力向中小企推廣政府各項資助計劃,鼓勵用作升級轉型及拓展業務。

過去數月,不少中小企反映疫後復常卻面對環球經濟不景,因應人手短缺,希望藉數碼轉型節省人力資源及提高效能。馮指出,過去1年,生產力局的資助計劃科共接獲近2.2萬宗申請,批出35億港元,中小企佔獲批申請的89%;獲批資助金額方面,較熱門的包括申請上限為60萬元的「科技券」(TVP),佔獲批款項總額的60%,協助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BUD 專項基金)則佔近30%。

「科技+中小企採購博覽會」吸引不少中小企參與,進行了400場即場諮詢。
「科技+中小企採購博覽會」吸引不少中小企參與,進行了400場即場諮詢。

 

集逾百IT公司提供數碼方案

疫情期間,有企業勇於嘗試數碼轉型,亦有企業害怕投資錯誤而暫緩計劃,令發展原地踏步。馮指,為鼓勵更多中小企加入數碼轉型的行列,生產力局於前年7月推出「數碼不求人」平台,為中小企搜羅逾百間有信譽的技術支援公司,以及超過200個符合中小企需求、可即買即用的入門數碼方案,以方便選擇。在數碼轉型過程中,有中小企申請「科技劵」以購買科技顧問服務及添置設備硬件等,申請企業來自零售、出入口貿易、物業管理及珠寶零售業等。

根據「香港企業數碼化指數調查」,隨着人工智能技術日漸普及,30%的受訪企業已於不同範疇使用人工智能,更預期未來一年使用的企業會上升至接近50%,反映於不同營運流程應用人工智能勢將成為主流。然而,調查亦顯示,有接近40%的企業認為員工未能熟練地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未來需要提升員工的熟練程度。

早前,生產力局亦舉辦「科技+中小企採購博覽會2023」,齊集60多個推行政府支援計劃的機構及科技服務供應商,方便中小企可以一站式取得所需資訊,並有「中小企支援組」成員即場解答中小企的疑難,盼協助中小企成功進行數碼轉型,迎接未來復甦機遇。

馮嘉寶指,「欠缺資金」、「傾向維持現狀」及「難以將新技術整合至現有系統」,是中小企進行數碼轉型的3大難題。
馮嘉寶指,「欠缺資金」、「傾向維持現狀」及「難以將新技術整合至現有系統」,是中小企進行數碼轉型的3大難題。

 

助濟生堂革新網店 強化銷售渠道

疫情改變傳統實體店的銷售模式,有30多年歷史的中成藥公司濟生堂,便在生產力促進局協助下成功數碼轉型,設立新網店,強化銷售渠道。

馮嘉寶指,濟生堂過去主要透過線下實體店銷售,惟受疫情影響,加上年輕一代喜歡網購,希望革新網店。然而,如其他店鋪一樣,因擔心過程繁複,以及投放資金後找不到合適方案而卻步,令業務停滯。

濟生堂近年參加生產力局的「數碼不求人」計劃,獲得網上開店平台SHOPLINE的協助。馮指,SHOPLINE的團隊了解濟生堂平日的營運流程,如收款、落單、物流等,於新網站的設計、功能、電子支付、物流派送等方面作出針對性建議,以迎合年輕人的網購習慣,並配合新成立的網上會員計劃,成功留住顧客。她補充,濟生堂其後反映營運網店十分方便,即使不懂編寫程式亦能自行管理,並指數碼化解決了過去未能即時分析營運數據的痛點。

早前生產力局舉辦「科技+中小企採購博覽會」,為中小企提供電子商務平台、網絡安全及人工智能等方案。
早前生產力局舉辦「科技+中小企採購博覽會」,為中小企提供電子商務平台、網絡安全及人工智能等方案。

欠技術專才遭網絡攻擊 促企業加強數碼轉型

早前數碼港及消委會等多個大型機構遭受黑客入侵,令人關注網絡安全問題,生產力促進局早前聯同私隱專員公署發表「香港企業網絡保安準備指數及私隱認知度」調查報告,結果顯示73%的受訪企業,曾於過去1年遭遇網絡攻擊,數字創歷年新高,反映情況嚴重。

該調查又指,受訪企業普遍受到5大類型的網絡攻擊,當中最主要是釣魚攻擊,其次是殭屍網絡等惡意軟件、勒索軟件、針對網絡服務器或應用程式的攻擊,和攻擊企業的網上帳戶。

馮嘉寶稱,經了解後發現,企業主要受到的網絡保安管理挑戰,涵蓋人力資源及資金等方面,包括「欠缺IT支援及管理人手」、「網絡保安會隨時間變化,需要多樣化及較具彈性的投資」、「需要龐大的基建投資」及「欠缺相關專才或技術」等。她相信加強數碼轉型,有助中小企克服該些痛點。

記者:關英傑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