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新姿采︱多個博物館大執位 博諮會主席籲毋須太負面:整合零散館藏好機會

2023-12-31 08:00

博物館諮詢委員會主席蘇彰德接受《星島》專訪時表示,本港未來或坐擁逾20間公營博物館,規劃新館正是一個良好契機去做好「博物館Master Plan」。鍾健華攝
博物館諮詢委員會主席蘇彰德接受《星島》專訪時表示,本港未來或坐擁逾20間公營博物館,規劃新館正是一個良好契機去做好「博物館Master Plan」。鍾健華攝

香港博物館的發展正處於大變局。政府早前提出擴大公營博物館的規模,且建議將多個博物館「執位」。負責向康文署轄下公共博物館及相關辦事處提供意見的博物館諮詢委員會、其主席蘇彰德接受《星島》專訪時表示,本港未來或坐擁逾20間公營博物館,規劃新館正是一個良好契機去做好「博物館Master Plan」,扭轉30年前的靜態展示思路,並通過增設餐廳、社交網宣傳等「留住遊人」。他又指,本港不乏世界級館藏,惟現時卻散落在不同博物館,建議日後做好「鎮館之寶」的宣傳。

博物館諮詢委員會主席蘇彰德表示,現屆政府重視博物館發展,期望能釐定更清晰的發展方向。鍾健華攝
博物館諮詢委員會主席蘇彰德表示,現屆政府重視博物館發展,期望能釐定更清晰的發展方向。鍾健華攝
蘇彰德希望通過增設餐廳、社交網宣傳等「留住遊人」。鍾健華攝
蘇彰德希望通過增設餐廳、社交網宣傳等「留住遊人」。鍾健華攝
政府擬將尖東的香港科學館遷往沙田的香港文化博物館。圖為文化博物館。資料圖片
政府擬將尖東的香港科學館遷往沙田的香港文化博物館。圖為文化博物館。資料圖片
遷移後,現址將改設為介紹國家發展和成就的專館。圖為科學館。資料圖片
遷移後,現址將改設為介紹國家發展和成就的專館。圖為科學館。資料圖片
圖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資料圖片
圖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資料圖片

加強內地宣傳 夥網紅拍短片

近年政府多番着墨博物館的發展,包括將公營博物館由現時的15間增至日後逾20間,把香港海防博物館改作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將在尖東的香港科學館遷往沙田的香港文化博物館,現址改設介紹國家發展和成就的專館;建立新的流行文化館;在北部都會區和交椅洲人工島開設新博物館等。眾多異動,難免令人擔心相關部署未盡完善,但蘇彰德認為,正因規劃新館「牽一髮動全身」,反而是整合零散館藏的好機會,毋須看得太負面。

他以文化博物館為例,館內藏有大量嶺南派畫家趙少昂的畫作,以及一些當代攝影藝術品,「但我都會問,為何這些不是放在香港藝術館?」至於介紹國家發展和成就的專館,需要「面向世界」,除港人外亦要吸引海外旅客,選址需在交通便利的巿中心,且要冠冕堂皇及體面,加上時間所限,故認為政府選擇利用現有展館改建是可以理解。

蘇彰德又指,規劃博物館有「六大工作」,即藏品、教育、展覽、研究、出版及公眾參與,尤其是在現時瞬息萬變的世代,策展時不能再只是「靜態陳設,遊人看完就走」,認為本港公營博物館最缺的是餐廳、咖啡店等休閒設施,「很多家長問我,為何香港博物館要一次過行完,不像在外國般可中途坐下吃東西?」事實上藝術館經歷7年翻新後,不單外觀更具特色,更增加餐飲等設施,復常後的五一黃金周曾錄得一日近9,000人次訪客,可見新思路布局成功。

他又認為,除Facebook、Instagram等現有平台,公營博物館亦應積極開拓小紅書、WeChat等內地社交網的宣傳,且不應僅單向發帖,而是多與網紅合作,如推介打卡位、拍1分鐘短片介紹精華館藏等「有效宣傳」,「旅客習慣參考網上評價,才決定旅遊景點,今時今日博物館不能再忽略社交媒體。」

M+博物館位於西九文化區,地理位置優越。資料圖片
M+博物館位於西九文化區,地理位置優越。資料圖片
M+博物館。資料圖片
M+博物館。資料圖片
M+博物館。資料圖片
M+博物館。資料圖片
五一黃金周期間,M+吸引大批內地遊客到訪。資料圖片
五一黃金周期間,M+吸引大批內地遊客到訪。資料圖片
西九文化區有香港故宮博物館及M+博物館。資料圖片
西九文化區有香港故宮博物館及M+博物館。資料圖片

「鎮館之寶」宣傳也很重要

「鎮館之寶」的宣傳也很重要。蘇彰德指,本港博物館的中國水墨畫、字畫藏品豐富,全球3大藏家中有2個的藏品已在藝術館,即至樂樓、虛白齋藏品,另M+博物館的Sigg Collection也有當代中國藝術最完整的藏品,此外,文化博物館的張國榮紀念展吸引37萬人次觀賞,認為香港不是沒有世界級館藏,只是宣傳不足。另博物館應以「教育中心」為目標發展,成為班房以外的學習場所,尤其要聆聽家長和學童的需求,且多起用年輕人做設計,避免予人沉悶印象。

對於未來新博物館的主題,蘇彰德笑言「設計博物館」、「兒童博物館」的呼聲均高,他個人則希望有「長衫博物館」,「電影《花樣年華》中張曼玉穿的旗袍在海外很有名,如穿旗袍能像去韓國必穿韓服般,有利本港文化衝出國際。」

2022/23年度最受歡迎的公營博物館為香港科學館,全年有110.1萬人次入場。
2022/23年度最受歡迎的公營博物館為香港科學館,全年有110.1萬人次入場。
康文署轄下博物館入場人次。
康文署轄下博物館入場人次。
最少人造訪的羅屋民俗館,僅有9000人次。
最少人造訪的羅屋民俗館,僅有9000人次。

康文署:新博物館涉多方面考慮

博物館「大遷徙」的構思,引起坊間關注香港文化博物館的存亡,擔心造成本土重要文化資產散佚。康文署書面回覆《星島》查詢時表示,設立一所新博物館涉及多方面考慮及整體規劃,未來發展方向包括推廣中國歷史文化、流行文化、科學、科技和天文,並為新發展區提供文化藝術設施。

翻查資料,2022/23年度最受歡迎的公營博物館為香港科學館,全年有110.1萬人次入場,與最少人造訪的羅屋民俗館,相距逾121倍。對於如何吸引人流,康文署表示,入場人次受多項因素影響,包括展覽數目和主題等,而轄下博物館每年入場人次平均達500萬,近期不少展覽廣受歡迎,如科學館的「八大.尋龍記」有86萬人次入場等。而隨M+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開放,能與康文署博物館產生聯乘效應,以吸引和培養大眾逛博物館的習慣。

記者:脫芷晴

---

《星島申訴王》將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 https://bit.ly/3uJ3yyF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