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團隊研發「噴鼻式口罩」 鼻內噴「塗層」有效消滅病毒

2023-12-29 15:41

中科院團隊發表「噴鼻式口罩」研究報告。
中科院團隊發表「噴鼻式口罩」研究報告。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發布消息稱,近日,該所提出「鼻內口罩」的新策略並創新給藥劑型,經小鼠以及人鼻腔數字模型、人呼吸道仿真模型驗證,發現可以在鼻腔壁處形成保護層,實現對病毒氣溶膠的攔截,並能夠使病毒失活。

國家衛健委提醒民眾正確配戴口罩。 新華社
國家衛健委提醒民眾正確配戴口罩。 新華社
配戴口罩應注意時限,及時更換。 新華社
配戴口罩應注意時限,及時更換。 新華社
口罩專人專用,注意不能交叉使用。 新華社
口罩專人專用,注意不能交叉使用。 新華社
在北京,有不少人外出仍有戴口罩。 AP
在北京,有不少人外出仍有戴口罩。 AP
長者等高風險人士到人多密集地方仍建議戴口罩。 美聯社
長者等高風險人士到人多密集地方仍建議戴口罩。 美聯社

使用口罩一直是公共衛生工作中降低呼吸道傳染病感染率的重要方法之一,特別是在新冠疫情期間。然而有研究顯示,口罩對新冠病毒防護效果其實只有67%,對其變種病毒例如Omicron等,防護效果甚至更差。

氣溶膠是病毒性呼吸道傳染病的主要傳播方式。研究人員設想在鼻腔設置「關卡」或「護盾」攔截病毒,基於多年的生物劑型工程研究基礎,中國科學院院士、過程工程所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馬光輝和研究員魏煒團隊創制了「鼻內口罩」,噴一噴,就像在鼻子裏戴了一層口罩。

它由攜帶正電荷的溫敏型水凝膠(GEL)與表面高表達病毒受體的微米級細胞囊泡(MV)嵌合而形成保護層(MV@GEL)。溫敏型水凝膠的狀態可隨溫度變化,溫度低時像液體,溫度較高時則形成水凝膠。

當病毒氣溶膠進入鼻腔,正電荷的GEL能夠攔截吸附負電荷的病毒氣溶膠顆粒,阻斷其向下游氣管及肺部傳播。而嵌合在凝膠中的MV能夠進一步誘捕病毒進入囊泡內部使其失活,以保護鼻腔上皮細胞不被病毒感染。上述「攔截」和「失活」的協同作用,降低了病毒感染的風險。

研究團隊與過程工程所介科學與工程全國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王利民團隊展開交叉合作,使用計算流體力學-離散顆粒模擬(CFD-DPS)技術計算在呼吸行為下氣溶膠顆粒的鼻腔內分布狀態,證明MV@GEL對氣溶膠顆粒的截留率達93.2%。

上述研究12月18日於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目前仍在臨床前研究階段,實際臨床療效有待進一步驗證。但研究人員表示,鑒於該體系構建的通用性、靈活性和安全性,未來有望通過更換微米級細胞囊泡上的病毒受體,快速構建針對不同病毒的特異防護型「鼻內口罩」。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