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關注港科研項目內地投資難「過河」 政府:與內地部委商討便利資金過境

2023-12-20 18:36

在立法會的小組委員會會議上,有議員關注投資本港創科產業的內地資金難以過境問題。資料圖片
在立法會的小組委員會會議上,有議員關注投資本港創科產業的內地資金難以過境問題。資料圖片

立法會推動新型工業化事宜小組委員會今午(20日)召開會議,討論加強與內地的創科合作。有立法會議員關注本地科研項目成功取得內地投資,惟資金難以「過河」,政府表示正積極與內地部委商討,希望未來能方便科研資金或投資過境。 

本身是中文大學教授的選委會界別黃錦輝關注,政府推出的「產學研1+」資助計劃中,大學成功在內地尋找到資助,但不知如何將這些資金「過河」回港。他亦稱,當局早前宣布在港注冊公司工作的外藉人士,可申請兩年或以上的「一簽多行」簽證,惟中大有教授就算在內地有研究項目,仍需申請多次的簽證往返中港兩地,希望當局可以解釋原因。 

黃錦輝關注如何讓內地對本港創科產業的資助來港。資料圖片
黃錦輝關注如何讓內地對本港創科產業的資助來港。資料圖片
張曼莉表示,政府正與內地不同的部委聯絡,探討便科投資本港創科資金過境。資料圖片
張曼莉表示,政府正與內地不同的部委聯絡,探討便科投資本港創科資金過境。資料圖片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表示,政府有留意到內地不同的機構都對「產學研1+」計劃感興趣,強調資金過境問題不是針對這個計劃,當局正與內地不同的部委聯絡,提出能否針對企業有意投資本港的項目,甚至成立實體的研發中心等,能否有資金過境的便利安排。至於人員流動的「一簽多行」,她表示政府一直有與入境處溝通,相關人士或需與處方會面交談,日後會希望推動更多措施,特別便利科研人員的往來。 

科技創新界議員邱達根強調,新型工業化是要將最高端的科技產品在港落戶生產,才是成功的關鍵,要做到這樣須接合大灣區及科研的資源,而內地不同地方有很多實驗室,關注當局有否與內地的科研機構商討合作,將其產品在港落地,以及能否爭取到國家級實驗室落戶香港。 

張曼莉表示,目前內地設有不同的科研平台,因應特區與內地省市簽訂的協議,本港的大學都能夠應用到相關的平台,希望將來可加強這方面的聯動。她又稱,香港正在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強調政府亦很希望可以爭取到國家級的實驗室落戶香港。 

新民黨何敬康關注,特區政府與廣東省政府簽訂《粵港共建智慧城市群合作協議》等多份協議,促政府交代相關的安排落實情況及成效,以及特區政府有否透過這些交流,學習內地相對成功的例子。他亦提到網絡安全的問題,關注粵港有否合作的空間,以全力打擊網絡詐騙,減少市民受騙的機會。 

副政府資訊科技總監黃敬文表示,《粵港共建智慧城市群合作協議》是相對頂層的協議,其後粵港在不同範疇的合作,包括粵港合作推出促進兩地政務服務的「跨境通辦」等,「做一樣就推一樣,唔會等齊,所以見到呢一年不斷都有新嘢出」,接下來亦有其他項目正與廣東數據局商討合作中,在適時會作公布。 

至於網絡安全方面,黃敬文承認粵港有很多合作空間,故在上周剛舉辦一場研討會,邀請國內網絡安全的龍頭公司與香港業界交流,且讓這些內地的網絡安全公司可與本地公司對接,變相將其技術可帶來香港,幫助企業及市民的認知及能力。

記者:郭詠欣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