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財透露年少生活「苦澀」一度有自殘傾向 冀自身經歷令政策制訂有溫度

2023-12-20 12:48

林正財表示,希望可透過自身經歷,藉助這份同理心做好委員會的工作。
林正財表示,希望可透過自身經歷,藉助這份同理心做好委員會的工作。

剛上任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主席的林正財表示,很多自殺的學童並非來自高危群組,他希望學校擴大「支援網」,涵蓋更多學生,識別更多有需要支援的同學。

林正財在電台節目上指,由於中學輕生情況較多,當局的「三層應急機制」先設於中學是正確,但認為有關機制並非唯一幫助到學生的方法,社區上亦有不同服務,例如線上有不同媒體,機制只是有助識別高危個案。

鼓勵學生多參加課外活動

很多自殺的學童並非來自高危群組,部分個案有適應問題,一時想不通,他希望學校擴大支援網:「織得密些,不會漏了有需要的同學」,涵蓋更多學生。

他又舉例,課外活動是教師認識學生的好機會,問題是疫情後,越來越少學生參加課外活動,認為需要思考如何創造空間,鼓勵學生及家長給予子女參加更多活動,讓老師與學生的能建立更緊密的關係。 

林正財指,接受委任是考慮到自己年少時都有類似不愉快經歷,希望可利用行政會議成員的身份,聯繫不同政府部門,將事情做好。他形容要處理好精神健康問題挑戰大,預計未來會愈趨嚴重,他上任後要做的是將前主席任內的建議「落地」,而且要做得好。

林正財舉例,課外活動是教師認識學生的好機會。資料圖片
林正財舉例,課外活動是教師認識學生的好機會。資料圖片
林正財舉例,課外活動是教師認識學生的好機會。資料圖片
林正財舉例,課外活動是教師認識學生的好機會。資料圖片
林正財指,由於中學輕生情況較多,當局的「三層應急機制」先設於中學是正確。資料圖片
林正財指,由於中學輕生情況較多,當局的「三層應急機制」先設於中學是正確。資料圖片
林正財指,由於中學輕生情況較多,當局的「三層應急機制」先設於中學是正確。資料圖片
林正財指,由於中學輕生情況較多,當局的「三層應急機制」先設於中學是正確。資料圖片
林正財自稱當年已變了「飛仔」,最後因宗教信仰令他有很大的生命改變。資料圖片
林正財自稱當年已變了「飛仔」,最後因宗教信仰令他有很大的生命改變。資料圖片

自稱「新界仔」一度有自殘傾向

林正財回憶自身經歷時說:「自己草根出身,很貧窮,已經很depress,又係『新界仔』,但要出市區讀中學,很多適應問題,入讀全英中學,語文各方面,加上人生路不熟,又寄居姐姐家中,其後又去了公屋住,無乜鄰舍關係等等,很多因素,初中年代的日子都很苦澀,都難度過,所以希望借助自己小小睇法、有同理心多啲,以致制訂政策時溫度可以高啲」。

林正財又指,當年在學業、朋友都感到難適應,又找不到人傾訴,一度有自殘傾向,亦感覺孤單,其中一個惡夢是擔心自己到朋友家中,找不到合適的褲子赴會,到近年才沒有再發相同的惡夢。入讀較中產的學校,又因家境貧困,初中時都不敢向其他同學講自己是鄉下仔,其實是住錦田,「這麼簡單的身份都不敢講,可想而知當時的抑壓是相當嚴重」。

冀透過自身經歷 藉同理心做好工作

直至中四有同學帶他返教會,他又自稱當年已變了「飛仔」,最後因宗教信仰令他有很大的生命改變,變得敢於向同學分享自己的家庭背景,同學不但沒有排擠,反而要求假日到他錦田的家中玩耍。

林正財表示,希望可透過自身經歷,藉助這份同理心做好委員會的工作。他認為講到精神健康問題,傳統上大家會想起精神健康,就想到醫療界,但他認為有些事並非單靠醫療界能夠做到,其實各個部門都可以參與。他舉例說,「康文署可以思考種甚麼花,路邊種多些綠化,能令市民更開心,就是這種概念,點樣在自己工作裡面,做一啲嘢,令到整體香港人嗰種幸褔感、開心啲,豐滿一啲」,若每個部門肯這樣想,相信整體情況會好好多。

同樣私人公司和學校校長亦可以思考,有甚麼政策可以令員工和學生,生活得更開心。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