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跨欄」返校惹議 開放大學校園再成話題

2023-12-18 11:25

內地大學的門禁森嚴,外人難以隨便進入校園。網絡圖片
內地大學的門禁森嚴,外人難以隨便進入校園。網絡圖片

北京大學工學院副教授李植近期撰文分享了他繞過北大安保系統(見圖),「跨欄」進出校門的經歷,引發熱議。有網友支持李植,「大學校門應該打開」;也有網友批評,「建議你挑戰制度,別為難保安」。疫後京城多間高校實際上仍然實施封閉式管理,事件也引發大學校園該不該開放的討論。

李植本月12日至15日在內地問答網站「知乎」發表了多篇文章。他說北大現在進出校門要刷臉,但是他沒有授權學校使用他的人臉識別訊息,進出學校需要門衛查驗工作證後放行,由於要耗時十幾秒,他往往直接跨過閘機欄杆進校門,門衛大都認識他,一般不會攔截。但是最近一天入校時,保安在校園里追了他半天,跑步沒追上又騎了單車來追。最後李植向保安出示工作證。而在出校時,又被門衛攔住要求刷臉,最後他又是跨欄出校。

內地高校應否開放校園再成討論熱點。網絡圖片
內地高校應否開放校園再成討論熱點。網絡圖片
內地高校應否開放校園再成討論熱點。網絡圖片
內地高校應否開放校園再成討論熱點。網絡圖片
內地的大學均設有門禁,需確認身份才可入內。網絡圖片
內地的大學均設有門禁,需確認身份才可入內。網絡圖片
內地高校應否開放校園再成討論熱點。網絡圖片
內地高校應否開放校園再成討論熱點。網絡圖片
北大「跨欄」教授李植。
北大「跨欄」教授李植。

根據李植的文章,北大校園出入要查證件始於2008年。「門衛管理制度給師生造成了很大不便,上下班高峰時,北大東門的閘機前常常排起長隊」,他認為,這種模式不適用於大學,「連出門也要管,毫無必要」。

文章在社交媒體廣為流傳,大學校園該不該開放的話題再度被熱議。新冠疫情之後,自今年7月,北大等多間高校陸續打開大門,近4年後首次恢復校園參觀預約通道。但進入校園參觀要提前預約,且名額有限,進入校園的時間段也有嚴格規定。這導致北大、清華開放預約的參觀票經常「秒光」,且出現「黃牛」兜售現像。

高校設置圍牆到底有沒有必要?東南大學青年首席教授孫文文說,「圍牆沒有錯,也禁錮不了思想」,她認為關鍵是要突破無形的牆,打造真正意義上的開放型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胡娟教授表示,「公立大學的校園是公共資產,是社會性資源」,她強調大學校園的開放符合公共資源利用原則,是高校應承擔的義務和責任。
記者孟鷺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