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棋盤︱開支緊縮期將至 運輸藍圖未交代造價惹議

2023-12-18 09:20

大棋盤︱開支緊縮期將至 運輸藍圖未交代造價惹議
大棋盤︱開支緊縮期將至 運輸藍圖未交代造價惹議

公共財政狀況緊張之下,《財政預算案》諮詢展開,財爺陳茂波昨預告未來開支「將不能避免地需要整固,更謹慎管控」,未知是否預先做好期望管理,提醒社會各界勿要求再加福利之餘,更有機會要「減糖」。政府一方面要勒緊褲頭,但大批基建項目正在或計劃推行,如何維持庫房穩健,不少議員都非常關注。

陳茂波預先做期望管理,表明未來開支「將不能避免地需要整固,更謹慎管控」。(資料圖片)
陳茂波預先做期望管理,表明未來開支「將不能避免地需要整固,更謹慎管控」。(資料圖片)

運輸及物流局上周公布《香港主要運輸基建發展藍圖》,就「三鐵三路」提出優化方案、在北部都會區東面發展增建「兩鐵一路」等,但沒有交代開支預算。局長林世雄僅說,推展大型運輸基建項目涉及大量財政及人力資源,發展藍圖跨越時間很長,有些項目未必能準確預算,現階段不適宜估算工程造價。

不過有熟悉基建發展的立法會議員認為,政府要推出重要基建項目,「內部好難完全無數(初步開支估算)」,分別只在於肯不肯公開,或許是擔心公開數字後「嚇死人」。尤其是次《藍圖》提及的項目相當宏大,涉及38個交通基建項目,不少是相當耗時和資源的鐵路項目,如南港島線西段、中鐵線等,影響未來香港交通命脈,政府公布計劃前一定要先充分考慮財務上的可行性。

當局未解答「錢從何來」,在千億財赤環境下自然易引起質疑,例如政府2014年曾以成本效益存疑為由,擱置造價估計逾千億元的港深西部快速軌道,如今政府再提出以港深西部鐵路接駁洪水橋至前海,雖然二者規模有明顯不同,但難免令外界再次擔心工程成本;同時,《藍圖》內其中9個鐵路項目會集中在2034至2038年間完成,隨時因人力、物力不足而超支。

另一議員指,現時議會審議效率高、拉布不再,但工程撥款申請越來越多,議員有責任監察公帑運用,特別是財赤嚴重下,不能「合埋眼通過」。

工程界議員、經民聯主席盧偉國則指,《藍圖》顯示的新運輸基建項目,不少仍處於概念性階段,政府現時未能交代工程造價預算可以理解。不過他提醒,眾多新運輸基建工程將來會在幾年內落成,對工程界極具挑戰,業界「一時餓死、一時做死」,如果未來新基建項目也遇上同樣情況,極有可能再搶高造價。根據《藍圖》,部分項目如啟德綠色集體運輸系統擬於10年後建成,其實當局已研究多年,有走線並預留空間興建車站,若採用內地「雲巴」等新技術,理應起行更快,惟需時10年恐怕財政開支更多。

聶風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