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的事|14米長去水渠設路中心成陷阱 街坊親睹長者仆倒流血

2023-12-11 14:00

土瓜灣有一條行人路中間,失驚無神出現長14米的無蓋坑渠,街坊路經時步步為營。在該區工作的Leo申訴指,該條坑渠超闊,凹陷於路中心,並無渠蓋蓋住,而且對正幼稚園門口,每日都有大批小朋友出入,加上該區屬於舊區,比較多長者出現,他甚至目擊曾有長者在該處「仆倒流晒血」,因此希望政府有關部門能夠改善該位置,避免不必要意外發生。

Leo提及的行人路位於九龍城道6號對出,該處為一幅行人公共空間,惟中間卻出現一條超闊坑渠,路人經過時都需要大步跨過去,當中不乏用拐杖或拉著手拉車的長者,而輪椅人士甚至需要「兜路行」;當幼稚園返學放學時段,有小朋友在該處跑跳嬉戲,較年幼的學童在跨過坑渠時,明顯有難度。

 

Leo表示曾目擊有長者絆倒,受傷流血。
Leo表示曾目擊有長者絆倒,受傷流血。
該條闊坑渠位於九龍城道,渠面沒有任何渠蓋整平。
該條闊坑渠位於九龍城道,渠面沒有任何渠蓋整平。
坑渠對行動不便的長者存在隱憂。
坑渠對行動不便的長者存在隱憂。
部分路人拉住手拉車經過,非常不便。
部分路人拉住手拉車經過,非常不便。
有撐拐杖人士小心翼翼地跨過坑渠。
有撐拐杖人士小心翼翼地跨過坑渠。
闊坑渠正正位於幼稚園門口。
闊坑渠正正位於幼稚園門口。
有年幼孩子跨過坑渠時,明顯有難度。
有年幼孩子跨過坑渠時,明顯有難度。
有年幼孩子跨過坑渠時,明顯有難度。
有年幼孩子跨過坑渠時,明顯有難度。
有抱住孩子的家長直言,擔心不留神會雙雙仆倒。
有抱住孩子的家長直言,擔心不留神會雙雙仆倒。
王婆婆直言坑渠很闊,建議相關部門鋪平該處。
王婆婆直言坑渠很闊,建議相關部門鋪平該處。
關浩洋建議相關部門盡快處理,避免不必要意外發生。
關浩洋建議相關部門盡快處理,避免不必要意外發生。

 

街坊建議「鋪平會好啲」

除了Leo之外,不少街坊或家長都表示有擔心。家長陳先生稱,老人家或者小朋友若無留意到時,好容易絆倒或受傷,而且對行動不便的人來說非常不方便;抱住小朋友的家長潘小姐說,擔心小朋友會在坑渠跌倒,「我多數叫佢跨過去、跳過去」,不過她更擔心自己會仆倒,因抱住小朋友看不到前面的路,若不留神便容易跌倒。王婆婆則說,「覺得(坑渠)好闊」,對腳痛或膝蓋不好的人來說,不太方便,若果政府部門鋪平會好一點。周先生也稱,「鋪番個渠蓋平啲好行啲」。

對於街坊的擔心,九龍城區候任區議員關浩洋表示,這坑渠「設計特別」,源於巿區重建遺留下來的問題,因為十幾年前市區重建區收購之後,重建了旁邊這個樓盤,原本的坑渠才會變成在路中心,「這位置處於低窪地,落雨時需要去水,但(要研究)這處怎樣平整,又發揮到去水功效。」

關浩洋認為,該區屬舊區長者較多,加上位處於幼稚園門口,該坑渠已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希望政府部門能夠盡快解決,避免意外發生。他同時希望,透過這一個新舊區重建案例,與政府部門做好整體的舊區規劃。

就有關情況,本網已向路政署查詢,該署回覆指,位於九龍城道6號對出公共行人空間的排水明渠存在已久,由於採用稱為「碟型排水渠」的設計,深度淺,為免影響排水功能,此類設計一般不會設有渠蓋。根據紀錄,該排水明渠原位於公共行人空間設有座椅及花盤的休憩部分,與主要用作行人通道之部分的分界位置,其後市建局因在附近推展重建項目,在該處進行重鋪路磚及重建排水明渠的美化工程。自有關工程於2020年完成後,該署未有再作任何改動,亦沒有接獲有關該排水明渠設計的投訴。

路政署又稱,因應公眾的關注,該署計劃安排承建商進行合適的改善工程(例如採用更平坦的排水明渠設計,或改設U形排水明渠並加設渠蓋)。由於工程涉及臨時封閉部分公共行人空間,需先與有關部門磋商,以期在有關安排獲其同意後,於2024年第一季展開改善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星島申訴王》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 https://bit.ly/3uJ3yyF

《星島申訴王》為民請命抱不平、追蹤城中熱話,亦會搜羅坊間溫情小故事。你申訴,我跟進,WhatsApp搵91999933,《星島申訴王》隨時候命!

立即報料:https://bit.ly/3IMunqd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