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業急速擴張缺工嚴峻 年輕人抗拒進廠2025年需120萬人

2023-12-10 09:43

中國的電動車產業急速擴張,但卻出現工人不足情況。新華社
中國的電動車產業急速擴張,但卻出現工人不足情況。新華社

中國擁有全世界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電動車產業,但正面臨技術工人短缺問題,當局預估到2025年電動車行業將需要120萬名工人。職業培訓缺乏、技術人員流動性高,令缺工問題成為當務之急。許多大學畢業生都渴望從事互聯網企業和政府機關的白領工作,而不是進廠當工人。出生率急劇下降等因素讓情況變得更加嚴峻。

▍本報中國組 ▍

美國《紐約時報》8日報道,在官方大力推動下,內地電動車廠的建設速度甚至已超過車輛的銷售速度。當局過去沒有預見到電動車產業規模急速擴張,也未能着手培訓足夠的合格勞工,令工人短缺問題逐漸曝露。工信部2016年曾預測,到2025年電動車業需要勞工120萬人,但當時僅有17萬合格勞工。報道引述內地電動車品牌蔚來副總裁紀華強說,「我們已經非常擔憂工人短缺的問題。」

內地高學歷年輕人佔越來越高,他們較抗拒到工廠做工人。新華社
內地高學歷年輕人佔越來越高,他們較抗拒到工廠做工人。新華社
內地電動車產業發展迅速,工人數量卻未必能配合增加。路透社
內地電動車產業發展迅速,工人數量卻未必能配合增加。路透社
內地電動車產業發展迅速,工人數量卻未必能配合增加。新華社
內地電動車產業發展迅速,工人數量卻未必能配合增加。新華社
內地電動車產業發展迅速,工人數量卻未必能配合增加。新華社
內地電動車產業發展迅速,工人數量卻未必能配合增加。新華社
內地電動車產業發展迅速,工人數量卻未必能配合增加。新華社
內地電動車產業發展迅速,工人數量卻未必能配合增加。新華社
內地電動車產業發展迅速,工人數量卻未必能配合增加。新華社
內地電動車產業發展迅速,工人數量卻未必能配合增加。新華社
內地電動車產業發展迅速,工人數量卻未必能配合增加。新華社
內地電動車產業發展迅速,工人數量卻未必能配合增加。新華社

「這種工作有失體面」

用人缺口最大的崗位是有經驗的技術人員和工程師,當局2021年估算,全中國熟練技工職缺數,比符合資格的工人超出兩倍多。上海市政府去年發布的報告顯示,收入最高的10%的高級技術員最低年薪達37.3萬人民幣,但這些工人的流動性很大。負責在蔚來車廠安裝作業機械人的高級技術員邢偉說,「想招到有相關經驗的人比較難」。

社會觀念的轉變也是缺工的原因之一。中國每年有超過1,100萬的大學畢業生,逾五分二就讀理工科專業,約為美國的兩倍,但他們希望去互聯網企業和政府機關工作,而不是進廠當工人。研究中國職業教育系統的日內瓦高等學院副教授凌敏華(音譯)表示,中國的年輕人會覺得「這種工作有失體面」,「感覺把他們變成了機器」。

中國父母對子女的期待也越來越高,不願意把孩子送去職業院校讀書。數據顯示,2010年至2021年,中國就讀高等職業院校的青少年暴跌25%,但就讀普通高中的學生數基本不變。年滿18歲的中國青年中,2000年讀大學的比例約10%,如今則高達60%。

出生率驟降使問題更嚴重。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每年年滿18歲年輕人人數減少逾40%,按照過去幾年公布的新生兒數量,未來數年18歲人口將減半。

自動化是應對勞力短缺問題的方法之一,2022年中國企業安裝工業機械人的數量超過日美韓德等國的總和。紀華強指,蔚來計劃至2027年以人工智能取代三分一的勞動力。但機械人並不能完全滿足需求。大眾汽車正在為合肥蔚來車廠附近的一處新研發中心招人,該中心將僱用3,000名工程師進行電動汽車研發,大眾也準備在那里生產電動汽車,該研發中心需要大量的高級技術人員。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