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曾助中美建交 推動經濟改革開放 預告AI重塑世界秩序

2023-11-30 16:30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昨日(29日)於家中去世,享年100歲。身為傑出外交家和地緣政治家的他,一直活躍在國際政治舞台上,並且是打開中國大門、緩和美蘇關係及結束越戰等事件的關鍵人物。

基辛格對中國經濟開放與發展、中美經濟合作,以及促進全球化發展做出了許多努力。1971年7月,基辛格作為尼克遜總統特使訪華,開啟了中美關係的大門。此後近半個世紀以來,基辛格訪問中國逾百次,被稱為「最了解中國的美國人」,而在基辛格諮詢公司官網發佈的悼念文中,亦提及中國11次。

打開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大門

在1971年7月和10月,基辛格兩次秘密訪華。在他的推動下,1979年中美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時任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的鄧小平,於1979年1月對美國進行了為期9天的正式訪問,並在訪美期間表示,中國要學習美國的科技和工業,進行經濟改革開放。

1979年2月1日,鄧小平在華盛頓會見基辛格。
1979年2月1日,鄧小平在華盛頓會見基辛格。

中美建交打開了中國市場對外直接投資的大門。此後,美國企業開始進入中國投資建廠,向中國傳入技術、管理知識。這種合作不但增加了美國對中國的出口,也幫助中國利用美國的資本和技術來提高生產率,增加就業機會,令中國快速現代化。

真正全球化不能沒有中國參與

一直以來,基辛格都是中國改革開放重要的支持者。在他看來,一個開放更大市場、逐步整合於國際體系的中國,將為美國帶來更大的經濟利益。這種想法也推動中國於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進一步融入全球經濟體系。

疫情之前,基辛格最後一次到訪中國是在2019年11月。當時中美之間的矛盾主要集中在關稅、貿易戰及南海問題,雙邊關係已經開始下行。基辛格則希望中美雙方能逆轉經濟脫鈎和對立加劇的趨勢。

疫情之前,基辛格最後一次到訪中國是在2019年11月。
疫情之前,基辛格最後一次到訪中國是在2019年11月。

今年9月,基辛格表示,在當今國際關係中不能忽略中國,真正國際化、全球化的進程中,不能沒有中國的參與。他希望美中合作能建立一個穩定且全新的國際秩序。而在不久前的14日,他還曾對美媒表示,中美作爲世界兩大經濟體,一定要保持溝通。

AI五年內成安全領域關鍵因素

另一方面,基辛格亦曾提出,人工智能(AI)將重塑全球安全和世界秩序,並對人工智能發展對個體和人類自我認同的衝擊進行了反思。

在2018年,當時95歲的基辛格開始關注並深究人工智能的發展趨勢,並完成《人工智能的時代與人類未來》(The Age of AI and Our Human Future)。
在2018年,當時95歲的基辛格開始關注並深究人工智能的發展趨勢,並完成《人工智能的時代與人類未來》(The Age of AI and Our Human Future)。

在2018年,當時95歲的基辛格開始關注並深究人工智能的發展趨勢,並完成《人工智能的時代與人類未來》(The Age of AI and Our Human Future)。他在書中寫道,大語言模型GPT3.0是前景無量、「能對人類事務起到革命性作用」的新技術,並探討作為武器的AI對國際局勢的影響。

今年4月,在與《經濟學人》8小時的對話中,基辛格還對中美兩國圍繞科技和經濟領先日益激烈競爭的表示擔憂。他認為,人工智能將在五年內成為安全領域的關鍵因素,其顛覆性潛力堪比活字印刷術。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