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促加快落實大灣區跨境安老規劃 籲增設5000住院補助金
2023-11-30 13:56
立法會大會今早(30日)續會,討論由民建聯李世榮提出「加快落實粵港澳大灣區跨境安老規劃」無約束力議員議案。李世榮表示,自己在10多年前投身社區,看到協助自己的義工已白髮蒼蒼,內心是百感交雜,希望今日能針對跨境養老,集中在何時做、如何做、誰來做進行討論,包括建議進一步優化醫療券等計劃。議案最終獲在席大比數議員支持獲得通過。
李世榮指,跨境養老是設法讓香港長者,在內地安老達致醫養結合,重點讓長者就地醫療,不用兩地折騰,建議將醫療券適用範圍擴大至住院服務、日間手術等,當局可為長居內地的長者增設住院醫療補助金額,例如設定每年上限為5000元,或代支付手術費用指定百分比等。他又提倡醫管局可考慮擴展遙距醫療服務,讓一些輕症或穩定的長者可以遙距診症,再安排藥物送抵服務,方便在內地居住的老友記。
陳沛良:政府應協助「北上養老」中產人士選擇養老社區
選委界陳沛良表示,「老有所養、老有善養」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指標,但目前跨境安老措施似乎主要集中於基層長者,針對中產人士的措施較少,因此提出修正案以希望發揮公私營協作,透過市場力量來解決並滿足到中產人士對於安老條件、服務質素、生活環境等較高的要求。
陳沛良提出要發展持續照料養老社區,概念來自美國,主要由保險公司參與運營,基本上已打造為「享老有社區、服務有平台、照護有資源、支付有保險」的醫康養生態圈,集合醫療、康復與養老於一身,而內地至少有10間保險機構投資47個持續照料養老社區項目。他認為要減輕政府未來財政壓力,中產人士安老養老問題當局必須要正視,鼓勵港人北上養老,除做好宣傳外,亦要為協助中產人士選擇優質可靠的養老社區。
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謝偉銓指,跨境安老只是一個選項,不要讓香港市民、以至內地居民,覺得特區政府想強逼所有本港的基層長者返回內地,享用由內地政府和納稅人補貼的安老服務,更不應因為有越來越多長者選擇移居內地,就減少、或減慢本港安老服務及設施的建設。
謝偉銓更指出,長者是否選擇回內地養老,除考慮價錢、居住環境、與家人的距離外,能否享受與香港水平相若的福利及醫療服務,亦至為重要,指出有議員建議容許「院舍照顧券」、「社區照顧券」及「長者醫療券」跨境可用,當局亦要解決如何有效監管質素,同避免欺詐、濫用等問題。
1.5萬名長者在港大深圳醫院使用醫療券 涉5000萬港元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當局於2019年6月已把長者醫療券使用範圍擴大至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恆常化,今年4月起使用範圍已擴展至港大深圳醫院外設在龍崗區的華為荔枝苑社區門診,而截至今年10月底,已有超過1.5萬名合資格長者,曾在港大深圳醫院計劃使用醫療券,涉及金額達到5000萬港元。
盧寵茂亦稱,醫管局於今年5月推出「支援粵港澳大灣區醫院管理局病人先導計劃」,讓合資格病人即使可以通關返回香港,他們仍可以選擇繼續於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接受資助診症服務,截至今年11月中,參與人數超過3500人,成功預約診症逾9400次,計劃有助當局進一步分析及評估通關後港人在內地的求醫習慣,研究如何更有效照顧他們的醫療需要。
盧強調,當局在制訂不同措施時,着眼點不單止是以香港為本位,同時亦會考慮政策本身會否對另一方的社會資源和人民生活構成影響,重申特區政府高度重視作為大灣區的一員,堅持「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原則,胸懷大灣區的大視野,積極推進粵港澳三地的醫療合作融合。
記者:郭詠欣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