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若蓮:加強小學科學學習元素 為配合香港創科發展

2023-11-25 10:24

蔡若蓮指需要加強豐富小學的科學的學習元素內容,以配合香港創科的發展。資料圖片
蔡若蓮指需要加強豐富小學的科學的學習元素內容,以配合香港創科的發展。資料圖片

小學常識科2025/26學年起,逐步分拆為人文科和科學科。教育局日前公布人文科課程框架(擬定稿),設有6大學習範疇,其中小三學生須初步認識香港國安法;小六學生要更深入認識國家安全,和「共產黨領導下的重大成就」。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現時的常識科,科學的學習元素並不足夠,因此要分柝出來,加強豐富內容以配合香港創科的發展。

蔡若蓮在電台節目上表示,香港要成爲創科中心,科學及數理基礎對學生非常重要,現時的常識科,科學的學習元素並不足夠,所以有必要抽出來獨立成爲一個學科,將內容豐富,更新及補充新的創科發展資料。

教育局日前公布人文科課程框架,設有6大學習範疇。資料圖片
教育局日前公布人文科課程框架,設有6大學習範疇。資料圖片
教育局日前公布人文科課程框架,設有6大學習範疇。
教育局日前公布人文科課程框架,設有6大學習範疇。
人文科及科學科學習範疇。
人文科及科學科學習範疇。
人文科增潤國情國安內容。教育局
人文科增潤國情國安內容。教育局
蔡若蓮指科學及數理基礎對學生非常重要。資料圖片
蔡若蓮指科學及數理基礎對學生非常重要。資料圖片

應化被動為主動多元學習 

蔡若蓮重申,人文科有9成內容來自常識科。學習範疇主要增加中國歷史、文化及地理元素,希望配合愛國主義教育、國民教育及最新發展,讓學生有多元文化,更豐富學習內容。

蔡若蓮指,現正積極考慮學界提出「不試不測」的建議,她不贊成「死記硬背」,認為應化被動為主動,多元學習。「小朋友的想像是無限大,近年航天科技高速發展,若他的雷達從無認識,就限制了他的想像」,學習是多元化,最緊要讓他們了解認識,從而去主動學習。

相關新聞:教育局公布小學人文科課程框架  涵蓋6範疇 增加學生國民身份認同

最重要是教師備課功夫做足

對於有關注小學老師的師資未必能應付科學科,及應該推遲一年才實施。蔡若蓮強調,教育局會為老師提供專題培訓,教師亦可以選擇進修,希望裝備老師有更多科普知識。她又以自己曾是教師的經驗來說,很明白「吃透」課程對老師來說很重要,如何能令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很關鍵在於教師的備課,她更鼓勵教師們共同備課「一人計短二人計長」,不認爲拖延一年試行有助學界備課,建議學校善用一年試行時間,觀摩其他學校的做法,有助加速適應。

「三層應急機制」可快速識別有需要學童

對於近期學童自殺個案增加,她指,自殺的成因多元、複雜,政府計劃設立設立「三層應急機制」。蔡若蓮指,防止學童自殺的方法是萬變不離其宗,今次政府推出的跨部門「三層應急機制」,是一個快速方法,識別有需要的學童,是動員社會不同力量,及時介入,包括社校合作,及早識別,希望老師多留意學生,及早識別可能有精神健康危機的學童,她強調,並非將責任交俾教師,坊間亦很多機構和組織都舉手支持,不擔心識別有需要的個案後,無法提供足夠的支援。

另外,對於因疫情停辦三年後復辦的全港性系統評估(TSA),學生在中英數三個主要科目的達標率都有所下跌。蔡若蓮指,疫情對教學造成衝擊,學生的學習生活亦受影響,認為下跌的幅度屬於合理範疇,TSA的目的不是將學生的表現排隊,學界應該從診斷作用看待評估結果,校方亦可透過報告了解學生能力,制定針對性支援措施。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