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棋盤|名校推「無功課日」為學童減壓 家長不受落 議員:免服兵役缺精神鍛煉

2023-11-24 09:30

有某名牌小學近日向家長發通告,將舉辦無功課日。
有某名牌小學近日向家長發通告,將舉辦無功課日。

近期不少港產片引起迴響,除了講述殘疾院舍的《白日之下》,關注學童自殺的《年少日記》亦有口皆碑,看後同樣令人黯然神傷。

《年少日記》中飾演父子的鄭中基及黃梓樂。資料圖片
《年少日記》中飾演父子的鄭中基及黃梓樂。資料圖片
若蓮日前回覆立法會質詢時指,過去3年即2020至2022年,全港中、小學向局方彙報的學生懷疑自殺身亡的數字分別為21、25及25宗。資料圖片
若蓮日前回覆立法會質詢時指,過去3年即2020至2022年,全港中、小學向局方彙報的學生懷疑自殺身亡的數字分別為21、25及25宗。資料圖片
紅磡區一間名牌小學將舉行「精神健康日」,並註明當日為「無功課日」。資料圖片
紅磡區一間名牌小學將舉行「精神健康日」,並註明當日為「無功課日」。資料圖片
立法會議員陳凱欣歡迎有學校推行「無功課日」,但指不應以一日為單位。資料圖片
立法會議員陳凱欣歡迎有學校推行「無功課日」,但指不應以一日為單位。資料圖片
聖公會牧師管浩鳴則形容,現今學生某程度較為「玻璃」,抗壓能力不高。資料圖片
聖公會牧師管浩鳴則形容,現今學生某程度較為「玻璃」,抗壓能力不高。資料圖片

學童輕生涉及複雜因素,包括家庭、社交、學習環境以至精神健康問題,政府近日推出「三層應急機制」,以識別高危學生,據聞亦有名校推行「無功課日」,冀減輕學生負擔。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日前回覆立法會質詢時指,過去3年即2020至2022年,全港中、小學向局方彙報的學生懷疑自殺身亡的數字分別為21、25及25宗,而今年截至10月已有27宗,數字有上升趨勢,估計是受疫情及復常後學生需面對較大的挑戰所影響,強調自殺是複雜問題,不能歸因於單一因素。

學童壓力大,其中一個原因是疫後追進度、功課及測驗頻密有關,教育局早前表明會要求學校檢視,讓學生有喘息空間,包括檢視小息午膳時間太短問題。

據悉,有紅磡區名牌小學近日向家長發通告,提到疫情帶來前所未有挑戰,學生復常上課需時適應,壓力不容忽視,因此決定下周舉行「精神健康日」,活動包括午後進行電影觀賞、創作打氣手勢等,並註明當日為「無功課日」,鼓勵家長與學生在課後進行親子活動,關注子女心靈健康。

有家長群組成員直言,子女每日功課排山倒海,壓力沉重,估計「無功課日」只是把功課「打散」發放至其他日子,質疑一年只搞一次作用不大。

立法會議員陳凱欣歡迎有學校推行「無功課日」,但不應以一日為單位,而是有持續性,令學生有更多時間體驗群體生活、親子時間,惟非要求「零功課」。

她續指今年學童輕生數字異常,政府需介入功課多、午膳時間短等問題,加上疫後學習「追落後」,但課程、教學手法沒相應調整,仍着重背誦,「我個仔讀中三,問我考試考秦始王邊年過身有咩用?全部上網搵到資料,我當堂啞咗。」

另一議員、聖公會牧師管浩鳴則形容,現今學生某程度較為「玻璃」,抗壓能力不高,學校、家長對青年人很呵護,倘遇上困難可能霎時難以承受。他指港人毋須服兵役,欠缺「精神上鍛煉」,長遠有需要加強,如參加類似黃埔軍校訓練,亦要學懂「從失敗中學習」,可惜香港教育制度偏偏不容許失敗。

聶風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