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徒借毒App兩個月呃136萬 開網店稱賣狗肉增曝光 警方調查不涉及狗肉交易

2023-11-20 16:09

賣香肉騙案|騙徒借毒App兩個月呃136萬 開網店聲稱賣狗肉增曝光
賣香肉騙案|騙徒借毒App兩個月呃136萬 開網店聲稱賣狗肉增曝光

近日有兩個社交專頁相繼發帖文聲稱出售「香肉」,警方經調查後相信事件涉及騙案,騙徒會要求顧客透過轉數快繳付訂金,或傳送連結誘使顧客下載毒App訂貨,繼而取得顧客的手機操作權限後,登錄受害人銀行帳戶,並轉移資金。警方稱毒App不斷改名,推廣不同類別的產品及服務,自9月中旬至今,已接獲11宗報案,損失金額介乎9000元至41.5萬元港幣,共超過136萬元,暫時未有人被捕。警方調查後相信,騙徒以「賣狗肉」增加曝光率,希望制造輿論,暫時無發現狗肉交易,相信涉及跨境犯罪元素。

近日騙徒透過兩個名為「玉鼎」及「掛羊頭賣香肉」的社交專頁刊登廣告,聲稱出售「香肉」,並設WhatsApp帳號與顧客聯絡。騙徒會傳送連結誘使顧客下載並安裝一個名為「送達百貨」的惡意手機App進行訂貨並要求顧客透過「轉數快」繳付小額訂金。該「毒App」適用於Android手機系統,會要求取得顧客的手機操作權限,並設有虛假銀行登入頁面,誘騙顧客輸入銀行登入名稱、密碼及理財PIN碼,騙徒其後登入銀行其戶口轉走存款。至於使用非Android手機系統的顧客,由於他們未能安裝毒App,騙徒便會被要求他們轉帳30元到「香港流浪狗之家 」的捐款戶口,騙徒其後失去聯絡。該動物保護組織已經向警方報案,澄清與上述社交專頁無關。

警方交代案件調查進度。
警方交代案件調查進度。
警方講述騙徒如何透過毒app偷取顧客的個人及銀行資料。
警方講述騙徒如何透過毒app偷取顧客的個人及銀行資料。
警方講述騙徒如何透過毒app偷取顧客的個人及銀行資料。
警方講述騙徒如何透過毒app偷取顧客的個人及銀行資料。
警方講述騙徒如何透過毒app偷取顧客的個人及銀行資料。
警方講述騙徒如何透過毒app偷取顧客的個人及銀行資料。
警方講述騙徒如何透過毒app偷取顧客的個人及銀行資料。
警方講述騙徒如何透過毒app偷取顧客的個人及銀行資料。
警方講述騙徒如何透過毒app偷取顧客的個人及銀行資料。
警方講述騙徒如何透過毒app偷取顧客的個人及銀行資料。
警方講述騙徒如何透過毒app偷取顧客的個人及銀行資料。
警方講述騙徒如何透過毒app偷取顧客的個人及銀行資料。
警方講述騙徒如何透過毒app偷取顧客的個人及銀行資料。
警方講述騙徒如何透過毒app偷取顧客的個人及銀行資料。
警方講述騙徒如何透過毒app偷取顧客的個人及銀行資料。
警方講述騙徒如何透過毒app偷取顧客的個人及銀行資料。

警方根據調查,指有關惡意手機App早於今年9月出現,騙徒先後在facebook及Instagram設立多個專頁或帳戶,推廣各種服務或商品,包括食品、旅遊套票、租車服務、溫泉等,有興趣的市民會被引誘至WhatsApp通訊,或被要求留下電話號碼,聲稱客服稍後會聯絡他們。騙徒其後會向顧客發送一個APK檔案,或者發送一條連結,要求顧客下載並安裝毒App,並且要求顧客在毒App內下單。毒App會假裝為電子購物平台並不斷改名,例如曾經叫做「第壹商城」、「港澳商城」、「88雜貨舖」、「撈寳.com」以及「送達百貨」,亦曾經假冒同名外賣app。

顧客無論訂購商品或服務,都會被要求支付小額運費,毒App會出現一個頁面要顧客選擇銀行並輸入他們相應銀行的用戶名、密碼和6位數字的保安編碼(PIN)。同時,由於應用程式於安裝時要求顧客給予完全控制權,騙徒能夠在背後取得受害人輸入的所有資料,並能遠程控制受害者的手機。他們會利用這些資料,通過遠程控制受害者的手機或通過瀏覽器,登錄受害人銀行帳戶,並轉移資金。

自今年9月中旬至昨日(19日),警方已接獲11宗報案,損失金額介乎9000元至41.5萬元港幣,金額超過136萬元。警方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正進行調查,暫時無人被捕。警方正積極關注案件是否有涉及殘酷虐待動物,暫時無發現相關肉類交易,估計騙徒以「賣狗肉」增加曝光率,希望制造輿論,誘使市民安裝毒App從而盜取其個人及銀行資料,從而登入銀行其戶口轉走存款,相信涉及跨境犯罪元素,會與海外執法機構作情報交換。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署理警司葉卓譽提醒市民,騙徒的手法日新月異,他們由過往以低價招徠,吸引顧客光顧並安裝毒App,演變至以出售疑似狗肉作為幌子,企圖製造社會輿論,吸引愛護動物人士接觸賣家,並嘗試下載毒App以追查賣家身分,即使暫時未有證據顯示賣家會將貨品到付,警方會繼續循各方面繼續調查和收集情報,提醒市民一旦安裝毒App並給與權限,其手機就會「立即打開後門」交由騙徒控制,甚至會登入他們的銀行賬戶,而毒App並不能夠直接完全移除。

警方經調查後相信騙徒誘使顧客下載名為「送達百貨」的有毒應用程式訂貨,其後盜取其個人及銀行資料,從而轉走賬戶內的存款。
警方經調查後相信騙徒誘使顧客下載名為「送達百貨」的有毒應用程式訂貨,其後盜取其個人及銀行資料,從而轉走賬戶內的存款。
警方經調查後相信騙徒誘使顧客下載名為「送達百貨」的有毒應用程式訂貨,其後盜取其個人及銀行資料,從而轉走賬戶內的存款。
警方經調查後相信騙徒誘使顧客下載名為「送達百貨」的有毒應用程式訂貨,其後盜取其個人及銀行資料,從而轉走賬戶內的存款。
警方經調查後相信騙徒誘使顧客下載名為「送達百貨」的有毒應用程式訂貨,其後盜取其個人及銀行資料,從而轉走賬戶內的存款。
警方經調查後相信騙徒誘使顧客下載名為「送達百貨」的有毒應用程式訂貨,其後盜取其個人及銀行資料,從而轉走賬戶內的存款。
近日兩個名為「玉鼎」及「掛羊頭賣香肉」的社交專頁相繼發帖文,聲稱出售「香肉」。
近日兩個名為「玉鼎」及「掛羊頭賣香肉」的社交專頁相繼發帖文,聲稱出售「香肉」。
近日兩個名為「玉鼎」及「掛羊頭賣香肉」的社交專頁相繼發帖文,聲稱出售「香肉」。
近日兩個名為「玉鼎」及「掛羊頭賣香肉」的社交專頁相繼發帖文,聲稱出售「香肉」。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