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54億購寫字樓背後 一年收入逾19億 股民貢獻近九成 毋須立會撥款

2023-11-19 15:04

香港證監會近日斥資54億元向太古地產(1972)購入太古坊港島東中心共12層寫字樓,總面積達29.6萬方呎,平均呎價約1.82萬元,將於5年內完成交易,為今年以來港島區最大成交額的寫字樓買賣。這不禁令人好奇證監會的資金從何而來,背後收入來源又是甚麼?

靠證券、期貨及期權交易徵費

根據資料顯示,證監會自1993至94年度以來,一直沒有向立法會要求撥款,其經費基本上均是來自於在市場中收取的徵費,當中主要來自證券、期貨及期權合約交易的徵費。此外,該會自2009年以來十度寬免牌照年費 ,並於今年4月1日起再延長一年,預計可為業界節省約2.5億元。

目前證券交易的徵費率為0.0027%,即股民買入或賣出100萬元時,證監會可收取27元;而期貨及期權合約交易徵費,則為每張合約0.54元或0.1元,視乎合約類別而定。

雖然徵費比率看似不多,但證監會2022至23年報顯示,一年總收入可達19.42億元,但仍按年跌14%。該會解釋,受累於證券市場平均成交額減少,令徵費收入按年跌19%至17.25億元,而來自其他收費的收入亦按年跌30%至1.06億元。換言之,徵費收入佔總收入達89%。

支出持續增加 錄逾億元虧損

另一方面,證監會在投資上錄得約1億元淨收益,主因匯集基金的投資表現及定期存款產生較高利息收入。此外,證監會匯兌收益約1,271萬元、從投資者賠償基金收回數額約624萬元,以及其他收入(包括獲法院判給的調查費及證監會刊物銷售等)約176萬元。

不過,由於營運總支出增加7.21%至20.43億元,因此證監會全年仍錄得1.01億元的虧損;相反,去年同期則錄得3.41億元的盈餘。證監更特別提到,過去3年監管工作不但增加,還愈趨複雜,人事費用及總支出分別增加了7%及4%。

斥資買寫字樓 動用27億儲備

年報則顯示,截至3月底,職員總數有959名,而人事費用及董事酬金支出為15.23億元。當中今年1月起上任行政總裁的梁鳳儀佔最多,達871萬元,前任行政總裁歐達禮佔593.5萬元,執董蔡鳳儀佔618.4萬元,執董梁仲賢亦佔606.8萬元,非執行主席雷添良則佔125.5萬元。

至於今次購入太古坊港島東中心共12層寫字樓的54億元資金,證監會將會動用約80%的購置物業儲備即27億元,餘下來的27億元將以外部借貸方式支付。事實上,證監會年報中亦提到,在79億元的儲備中,有33.75億元是預留作可能購置辦公室物業之用。

相關文章:

證監會斥54億 購太地港島東中心寫字樓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