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議員提案促制裁本港官員、法官 劉兆佳:行動令美國政府尷尬

2023-11-03 13:03

美國5名國會議員提案啟動立法程序,要求美國行政當局檢視49名香港法官、檢控官及政府官員等執法人員列入制裁名單,包括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警務處長蕭澤頤等。港府今日(11月3日)強烈譴責「法案」妄圖恫嚇維護國家安全有關特區人員。行政會議成員、資深大律師湯家驊表示,有關提案屬敵視表現,形容是「美國霸權的體現」。

相關新聞:美議員提案促制裁林定國、蕭澤頤等49人 港府強烈譴責:拙劣政治戲碼

港府強烈譴責「法案」妄圖恫嚇維護國家安全的有關特區人員。資料圖片
港府強烈譴責「法案」妄圖恫嚇維護國家安全的有關特區人員。資料圖片
美國議員提案促考慮制裁名單包括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資料圖片
美國議員提案促考慮制裁名單包括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資料圖片
美國議員提案促考慮制裁名單包括警務處長蕭澤頤。資料圖片
美國議員提案促考慮制裁名單包括警務處長蕭澤頤。資料圖片
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資料圖片
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資料圖片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譚耀宗。資料圖片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譚耀宗。資料圖片
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資料圖片
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資料圖片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林琳。資料圖片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林琳。資料圖片

湯家驊接受查詢時表示,對美國議員此時提出議案感到奇怪,因中美關係近期有所緩和。他指是否通過該提案,視乎美國總統拜登決定,加上美國大選將至,未知是否涉及政治因素。他指港府對於制裁可做應對措施不多,因制裁涉及禁止美國任何機構或企業向被制裁人士提供任何服務,對被制裁者造成不便。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譚耀宗指,美國政府應堅定拒絕該制裁建議,珍惜「啱啱企穩住」的中美關係。2021年1月,時任全國人大常委的譚耀宗被美國列入制裁名單。被問及兩年多來生活有何不便,他表示對這種打壓、霸凌行為嗤之以鼻,形容「沒有什麼大不了」,強調他一直「堅守愛國愛港立場、依法依規做事」,又指自己不是為美國政府服務,而是為自己國家、為香港做事。

譚耀宗又說,本次美國議員提出的制裁名單亦包括執法人員,他強調執法人員執行政府的法律法規屬「天職」,表示「美國嘅公職人員都會咁做」,不應成為他們被打壓、制裁的理由,怒斥美國「破壞法治仲玩咩民主?根本亂黎!」 

劉兆佳:對港美關係帶來負面影響

對於議案會否影響財政司長陳茂波甚至中央領導人出席APEC的訪美行程,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認為不會,指這是美國國會議員的行動,而非美國政府行動,形容「這個行動會令美國政府尷尬」。

劉兆佳進一步表示,美國政客提出法案意圖用美國國內法侵犯中國主權、危害中國的安全、干涉中國內政、控製香港特區政府官員和司法人權的行為,以及為「反中亂港」分子撐腰壯膽,是任何主權國家都不能容忍的,必須嚴厲譴責。 

他又說,美國政客的粗暴和野蠻行徑違反了國際關係中尊重別國主權和安全的基本規範,既有損美國聲譽,對中美關係和港美關係只會帶來負面影響,既不會阻止香港政府和 司法人員盡忠職守,也揭露了他們的野蠻和無理,令人對美國政客的差劣素質大開眼界。

陳勇批美國政客顛倒是非黑白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陳勇表示本港法官和執法人員,均一向依照「一國兩制」、《基本法》辦事,批評相關美國政客顛倒是非黑白,認為本港已「由治及與」,呼籲在美港人,向美方說明事實。民建聯副主席、立法會議員周浩鼎指,西方政客雙重標準,污衊《香港國安法》,整個香港社會均無懼這種威脅。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林琳批評部分西方政客以雙重標準,粗暴干涉香港司法制度,破壞香港法治精神。她強調《香港國安法》立法並實施後,有序推進司法、教育等層面「撥亂反正」,鞏固「一國兩制」政治秩序。她又指,美方對香港國安法的反覆抹黑污衊,不僅是偽善,亦注定徒勞,呼籲各界團結抵抗西方政客的無理抹黑與干預。

民建聯議員葛珮帆指美方惡意誣蔑香港國安法和司法制度,一再對中國進行「抹黑工程」,大搞「以港遏華」,實質是奉行霸權主義的無恥手段。呼籲香港社會全體團結抵抗任何抹黑和詆毀,堅定維護「一國兩制」和國家安全。

工聯會議員陳穎欣形容美國議員行為是「劣政治戲碼和卑劣用心」,完全不符合國際法以及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只為破壞香港社會、法治穩定,干涉中國內政。呼籲市民認清真相,發聲回擊西方勢力惡劣行為。

自由黨籲市民認清西方國家真面目

⾃由黨對所謂「法案」表示強烈譴責,促請美國國會議員應先關注並處理好⾃⼰國家內部事務,包括經濟問題及槍械問題等,不要抱持雙重標準,企圖抹⿊香港特區司法制度。⾃由黨呼籲全港市⺠要認清⻄⽅國家的真⾯⽬,尤其是居住在外地的港⼈,應向當地 ⼈⼠說清事實,共同說好中國故事,說好香港故事。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