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奶北上買餸 港街市慘淡 粉嶺重災區 檔販生意跌5成

2023-11-03 07:00

港人北上買餸成風,聯和墟街市出現多個吉鋪。
港人北上買餸成風,聯和墟街市出現多個吉鋪。

香港人北上吃喝玩樂,愈趨盛行,除了打擊本地飲食業外,連街市檔販亦受衝擊。原來不少家庭主婦,喜歡跨境到深圳買餸,皆因內地各類食材比香港平2至5成,而且選擇更多。有本地販商代表指出,全面通關後,各區街市生意變得慘淡,其中粉嶺是重災區,不少檔販稱生意急跌一半,有魚檔更要中午就開始減價散貨,經營相當困難。

聯和墟街市人流變得稀疏。
聯和墟街市人流變得稀疏。

 

港人北上買餸成風,聯和墟街市出現多個吉鋪。
港人北上買餸成風,聯和墟街市出現多個吉鋪。
聯和墟街市人流變得稀疏。
聯和墟街市人流變得稀疏。
曾慶華指出,自通關後本地各區街市的生意已開始下跌。
曾慶華指出,自通關後本地各區街市的生意已開始下跌。
魚檔負責人李先生大歎生意難做。
魚檔負責人李先生大歎生意難做。
燒臘店老闆陳先生說生意少了一半。
燒臘店老闆陳先生說生意少了一半。
粉嶺坐巴士到蓮塘關口,只需十分鐘就到。
粉嶺坐巴士到蓮塘關口,只需十分鐘就到。

主婦:又不是大量走私

香港人北上,不但吃好東西、揼骨、行商場等,近日還興起到內地的超市掃貨,繼早前搶購水蜜桃,最近又掃蒸熟了的大閘蟹,貪其又平又靚,形成每天有大批港人北上購買食物之後,以步兵方式帶運回港享受。亦有港車北上,逢周末上大灣區搜購足夠在港一星期的日用品和熟食食材。這股北上買餸潮,方興未艾。

住粉嶺的黃太是全職家庭主婦,兩個月前開始,每星期會和朋友去深圳兩、三次,主要是去買餸。她說:「多數去蓮塘那邊,因為粉嶺有巴士線,十分鐘就到蓮塘關口,來回車費不用二十蚊,很方便化算。老人家更抵,四蚊就可以來回。」黃太稱選擇跨境買餸,全因為食材價格比香港便宜得多,「無論新鮮肉類、海鮮產品、急凍食物或蔬果,價錢平均比香港街市平兩、三成,每次上去起碼買兩日餸,慳了不少。」雖然法例規定,很多新鮮食物都不能帶回香港,但黃太說很多人都懶理,照樣暗中帶入境,「又不是大量走私,只是買少少自己食,最多只是被沒收。」

港人北上買餸成風,直接影響本地街市的檔販。港九新界販商社團聯合會副主席曾慶華接受本報查詢時指出,自通關以後,本港各區街市的生意開始下跌,「因為港人一窩蜂上去玩,自然少了煮飯,街市生意一定有影響。」曾說,生意之前都是慢慢跌,但三個月前開始變成斷涯式急插,「可能愈來愈多師奶每天北上買餸,我們情況變得更惡劣。」各區街市中,曾說粉嶺區影響最大,「因為粉嶺太近蓮塘關口,車費又平,所以影響最大。」曾在聯和墟街市經營凍肉鋪,他說近月來生意比通關前跌了四成,「如果是週末或長假期,生意會更差,只夠運輸費和交租,要倒貼人工和雜費。」為節省開支,除了營業時間由十二小時縮至八小時,曾還會安排員工在假期放假,「都沒人流,不用太多人手。」檔販吊鹽水,曾希望原本年底屆滿的租金減半優惠,可以延長半年。

 

燒臘店主:邊有得鬥

在同一街市經營燒臘店的陳先生說,港人北上買餸對燒味生意影響最大,「因為燒味是熟食,可以帶回港,而且價錢平好多,例如燒肉香港要百多元一斤,深圳只是四、五十元,邊有得鬥。」陳說近月生意已下跌五成,經營得十分困難。而售賣海鮮魚類的李先生,亦大歎生意難做,「以前每天中午開始,這個街市就逐漸多人,現在變得水靜河飛,我們中午就開始減價,希望做多點生意。」李又說,生意額少了三成有多,「保守估計,每天少了一千蚊利潤,一個月就三萬。」另外,在大角咀經營食肆的鄭小姐表示,近日到旺角街市入貨時,不少檔販都向她吐苦水,說通關後興起北上,街市的客人變得愈來愈少。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