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2023︱葉玉如:有效提升香港成為全球科研及知識產權之都

2023-10-25 20:38

施政報告2023︱葉玉如:有效提升香港成為全球科研及知識產權之都
施政報告2023︱葉玉如:有效提升香港成為全球科研及知識產權之都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早(25日)宣讀新一份《施政報告》。香港科技大學校長葉玉如對施政報告中一系列措施,推動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和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表示歡迎及感謝。

她指,今次施政報告中倡議提高資助專上院校非本地學生限額一倍至40%、加大研發投資及科研成果轉化、設立第三個InnoHK平台、建設「北都大學教育城」、把香港打造成為醫療創新樞紐,以及多項「搶人才、留人才」的措施,均將有效提升香港成為全球科研及知識產權之都。

在提升非本地學生限額方面,葉玉如表示:「人才是推動創新的關鍵。我們歡迎政府將大學非本地學生的資助名額加倍、擴大政府獎學金計劃,以及增加大學宿舍宿位。這些措施將為高教界注入新動力,有助我們為香港的創科生態圈培育更多人才。我們建議分階段落實新增的非本地生名額,並期望政府進一步資助大學,增建教學設施及聘請額外教員,以維持師生比例和教學質素。」

就政府倡議設立第三個InnoHK平台,葉玉如認為這標誌着政府進一步推動香港創科發展邁向新里程,對此感到非常鼓舞。相信新平台的建立有助提升香港在相關領域的研發和轉化能力,並有助把香港推向國際創新的前沿。她表示,科大將全力支持和參與新平台的建設,強化大學與國際間的合作,把具影響力的研究轉化為實際應用,裨益社會,同時吸引和孕育更多科研人才,推動香港發展為國際科研合作樞紐。

至於就政府推動香港成為醫療創新樞紐,葉玉如表示,香港科研人員在前沿生物醫學的基礎研究領域具有優勢,再配合以大灣區快速發展的生物醫學技術,未來將可於先進診斷、藥物開發及精準醫療等新興醫藥領域大有作為。港府除可考慮在這些範疇進行投資和發展,亦可考慮成立生物樣本庫,以及在大學成立生物醫學孵化中心。

葉玉如亦歡迎李家超提出建立「第一層審批」的藥物註冊機構,在港審批藥物及醫療器械的註冊申請。此外,政府表示將於短期內公布《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科大期望可於新田科技城等創科地段,協助發展生物醫藥研究和服務中心。

葉玉如說,施政報告中還概述了一系列措施,以促進商業化並吸引行業投資,包括明年建立香港微電子研究與發展學院,領導和促進第三代半導體核心技術研究的合作、設立100億元「新型工業加速計劃」,以及將大學技術轉移方面的資助加倍。她指,這些措施既可增強大學在知識產權管理、深科技孵化、行業合作和企業家精神培育方面的能力,亦有助於擴大本地以至整個大灣區的創科生態系統。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