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申訴王 | 中年婦慘墮假扮官員騙案 一夜痛失46萬積蓄一舖清袋

2023-10-04 18:29

星島申訴王 | 中年婦墮假扮官員騙案 痛失46萬積蓄 一舖清袋
星島申訴王 | 中年婦墮假扮官員騙案 痛失46萬積蓄 一舖清袋

假扮內地官員進行電話騙案,活躍多年依然有人中招。《星島申訴王》接獲市民楊女士求助,她表示月前遇到電騙,慘被騙走畢生積蓄。《星島申訴王》邀請《警訊》經常扮演騙徒的演員「堅哥」(吳亮榮),根據楊女士當日被騙的情節及對白,真實還原當日情況。

事主憶述,今年8月初早上8時她收到電話,一名自稱入境處職員的女士,指她在內地的電話號碼被舉報涉及詐騙,又稱該號碼是在上海登記。楊女士沒有到過上海,但心神慌亂下,一直向假扮入境處職員的騙徒辯解。未幾,電話轉線給自稱「上海市公安局行政科孫警官」的男騙徒,並轉為視像對話。

【女事主還原案情和對白】:

《星島申訴王》接獲市民楊女士申訴,表示因遇到假冒官員的電話騙案,被騙走畢生積蓄。
《星島申訴王》接獲市民楊女士申訴,表示因遇到假冒官員的電話騙案,被騙走畢生積蓄。
自稱「上海市公安局行政科孫警官」的男騙徒,透過視像與楊女士對話,期間曾對着鏡頭展示公安證件。(設計相片)
自稱「上海市公安局行政科孫警官」的男騙徒,透過視像與楊女士對話,期間曾對着鏡頭展示公安證件。(設計相片)
「孫警官」隔空大罵楊女士,要她配合調查,說出銀行帳戶資料及存款金額。(設計相片)
「孫警官」隔空大罵楊女士,要她配合調查,說出銀行帳戶資料及存款金額。(設計相片)
騙徒要求楊女士到住所附近的酒店開一間房,接受「進一步調查」,期間禁止她與其他人聯絡。
騙徒要求楊女士到住所附近的酒店開一間房,接受「進一步調查」,期間禁止她與其他人聯絡。
楊女士在酒店房間時,「孫警官」拿着一叠滿載不同陌生人相片的紙張,要她認人。(設計相片)
楊女士在酒店房間時,「孫警官」拿着一叠滿載不同陌生人相片的紙張,要她認人。(設計相片)
就在楊女士被假公安以各種藉口、把她困在酒店房間的8小時間,詐騙集團已經趁機會把楊女士畢生積蓄轉走。
就在楊女士被假公安以各種藉口、把她困在酒店房間的8小時間,詐騙集團已經趁機會把楊女士畢生積蓄轉走。
離開酒店後楊女士翻查網上銀行,發現46萬元積蓄已經被人提走,電子錢包僅剩3萬元。
離開酒店後楊女士翻查網上銀行,發現46萬元積蓄已經被人提走,電子錢包僅剩3萬元。
楊女士首次返內地報案,最初不獲受理;直到事發後一個星期,楊女士再到深圳報案始獲立案。
楊女士首次返內地報案,最初不獲受理;直到事發後一個星期,楊女士再到深圳報案始獲立案。
楊女士形容,視像通話中的騙徒「孫警官」,說話十分強勢,不讓人有反駁和辯解的空間。(設計相片)
楊女士形容,視像通話中的騙徒「孫警官」,說話十分強勢,不讓人有反駁和辯解的空間。(設計相片)
畢生積蓄被騙,原本打算過兩年退休的楊女士,無奈嘆謂「恐怕要做到死的那天」。
畢生積蓄被騙,原本打算過兩年退休的楊女士,無奈嘆謂「恐怕要做到死的那天」。

楊女士稱,「孫警官」表情相當嚴肅,並曾對着鏡頭展示公安證件。對方先查問事主當時有沒有人在家,楊如實答說兒子當天考試,要中午後才回來。

之後「孫警官」便開始質問楊說:「我們查到妳在上海開了一個手機號碼,尾數907,並利用這個手機號碼進行詐騙。有人以妳名字,在上海一間銀行開了帳戶。我們拘捕了6名銀行職員,他們供認妳有參與詐騙,騙取21名老人家,合共260萬元。而我們拘捕的香港人李宗,亦指證妳有協助清洗黑錢,表示曾發出2萬元給妳。」

楊女士慌忙辯稱絕無此事,豈料「孫警官」抬枱大罵她說:「妳最好配合我們調查!否則我們前來香港,把妳捉到上海,最少扣留45天。妳知道的,大陸和香港現在都是一樣、沒有分別,一樣捉到妳。如果查到妳講大話,我都保不住妳!坦白從寬,講!到底妳有多少銀行戶口、總共有幾多錢!」

對於其公安身份已深信不疑的楊女士,透露自己在香港匯豐銀行及中國銀行,合共有近46萬元存款。「孫警官」恫嚇她說:「妳聽着!妳現在已經是一名機密人員,不可以再與任何人接觸,或接聽任何電話,包括妳兒子;如果妳掛線,就是通知犯人!妳現在到我們指定酒店開一間房,接受我進一步調查。」

楊女士被假公安罵得六神無主,按他指示到住所附近酒店租了一間房;期間騙徒要求楊女士一直為手機充電,讓她保持通話。終於,騙徒成功令楊女士與外界斷絕聯絡。手機視頻中的「孫警官」,手上拿着一叠滿載不同陌生人相片的紙張,對楊女士說:「妳看看名單上的人,慢慢細心看,看看妳認識哪一位。接着妳到百度搜尋器下載一個程式,按照我的指示操作,我們就查到妳有沒有參與洗黑錢。」

正是由於下載了相關程式,加上楊女士透露了銀行帳戶號碼,以及大量個人資料,就在她被假公安以各種藉口、把她困在酒店房間的8小時間,詐騙集團已經趁機會把楊女士畢生積蓄轉走。離開酒店後楊女士翻查網上銀行,發現46萬元積蓄已經被人提走,電子錢包僅剩3萬元。她與家人商量後決定報警。

假冒官員騙案 首6個月捲3億港元

楊女士形容,視象通話中的騙徒「孫警官」,說話十分強勢,不讓人有反駁和辯解的空間。她無奈地說畢生積蓄被騙後,原本打算過兩年後退休的計劃已被逼擱置,「恐怕要做到死的那天」。

警方回應《星島申訴王》查詢,表示今年8月6日接獲楊女士的報案,案件初步列作「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處理,交由深水埗警區刑事調查隊第9隊跟進,暫時未有人被捕。根據警方數字,今年1至6月期間,涉及「假冒官員」的電話騙案有353宗,涉及金額接近3億港元,即平均每名受害者損失近85萬港元。

【點擊睇假冒官員騙案防騙心得】:

不想成為假冒官員騙案的受害人,警方作出以下呼籲:
不想成為假冒官員騙案的受害人,警方作出以下呼籲:
切勿向陌生人透露個人資料,包括姓名、身份證號碼、銀行賬戶號碼及密碼、地址及入息證明等。
切勿向陌生人透露個人資料,包括姓名、身份證號碼、銀行賬戶號碼及密碼、地址及入息證明等。
即使陌生人能說出你的個人資料,或傳送載有你身份證的文件,亦不代表他是真正的執法人員,因為騙徒或透過非法渠道取得市民個人資料。
即使陌生人能說出你的個人資料,或傳送載有你身份證的文件,亦不代表他是真正的執法人員,因為騙徒或透過非法渠道取得市民個人資料。
真正的執法人員調查案件時,並不會向你索取銀行賬戶密碼,也不會指示你將錢轉賬到指定的銀行賬戶。
真正的執法人員調查案件時,並不會向你索取銀行賬戶密碼,也不會指示你將錢轉賬到指定的銀行賬戶。
若收到自稱親友來電,特別是如有人致電家中聲稱需要金錢協助,要保持冷靜,盡快聯絡相關親友及報警求助。
若收到自稱親友來電,特別是如有人致電家中聲稱需要金錢協助,要保持冷靜,盡快聯絡相關親友及報警求助。
如有懷疑,可致電「防騙易 18222」熱線查詢。
如有懷疑,可致電「防騙易 18222」熱線查詢。

警方指出,「假冒官員」是其中一種常見的電話騙案手法。騙徒先向受害人自稱是保安局、入境處、消費券計劃秘書處、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或其他公私營機構職員,訛稱受害人在國內或本地觸犯洗黑錢或其他罪行,及後由另一騙徒扮演的執法人員,聯絡事主並指示受害人提供銀行帳戶號碼及密碼等,作背景及資產審查。最後,騙徒在受害人不知情下匯走其戶口內之存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星島申訴王》為民請命抱不平、追蹤城中熱話,亦會搜羅坊間溫情小故事。你申訴,我跟進,WhatsApp搵91999933,《星島申訴王》隨時候命!

立即報料:https://bit.ly/3IMunqd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