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山半島僭建|甯漢豪:不存在明知而不處理 正深入搜證會依法提出檢控

2023-09-16 09:41

上周五(8日)黑色暴雨令全港多處出現嚴重水浸及山泥傾瀉,紅山半島多幢獨立屋被揭發有僭建,引起外界關注獨立屋霸佔官地及僭建的問題。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示,大潭紅山半島獨立屋僭建問題,當局正在深入搜證,釐清業主、工程公司和買賣方責任後,會依法提出檢控,而涉事人未來亦或面對民事索償。

甯漢豪在一個電台節目上表示,屋宇署每年都會主動巡查,只是過往聚焦密集市區的高樓大廈,因為市區的僭建棚架、伸出物等,對公眾的風險較大,按風險和懷疑僭建規模排出優次處理個案,並不存在明知而不處理。至於將來是否要將更多獨立屋納入巡查範圍,要按風險為本等一籃子多個因素去評估。

紅山半島在黑雨下大面積山泥傾瀉。資料圖片
紅山半島在黑雨下大面積山泥傾瀉。資料圖片
紅山半島在黑雨下大面積山泥傾瀉。資料圖片
紅山半島在黑雨下大面積山泥傾瀉。資料圖片
甯漢豪指政府正在搜證,釐清業主、工程公司和買賣方責任。資料圖片
甯漢豪指政府正在搜證,釐清業主、工程公司和買賣方責任。資料圖片
塌下的山坡滿是泥石和雜物。資料圖片
塌下的山坡滿是泥石和雜物。資料圖片
塌下的山坡滿是泥石和雜物。資料圖片
塌下的山坡滿是泥石和雜物。資料圖片
黃大仙商場發生嚴重水浸淹沒一層樓。資料圖片
黃大仙商場發生嚴重水浸淹沒一層樓。資料圖片
上周黑雨下水淹黃大仙地鐵站。資料圖片
上周黑雨下水淹黃大仙地鐵站。資料圖片

相關新聞:
紅山半島僭建︱李家超:政府會採取一切手段來確保安全
紅山半島僭建|屋宇署揭74號屋臨海有一幢3層高僭建物 無明顯危險已圍封
世紀暴雨 ‧ 黃大仙|地鐵站幾近沒頂 黃大仙中心變澤國水淹半層

她指出,今次紅山半島事件說明,獨立屋僭建亦有安全隱患,當局會加強巡查,以展示執管決心。巡查行動一定不會只停留在紅山半島,相信臨海及位處斜坡,亦會是屋宇署考慮因素之一。

會加快完成排水工程

至於本港上周在極端天氣暴雨及黑雨下,導致多區嚴重水浸,重災區包括柴灣、黃大仙和北區的排水防洪工程進展緩慢。甯漢豪認為,今次多區嚴重水浸的客觀原因,是遇上特大暴雨,本港排水系統設計的容量上限,渠管標準,已較鄰近城市超前,但極端天氣較想象更快出現,當局會加快完成排水工程。

她又指:「與排水系統有關的改善工程一直是不停地去做,並沒有停」,目前有12個排水工程正在進行,另有18個項目工程,正在部署和設計,這些工程分布在新界北區、元朗、大埔,市區就有黃大仙區及東區等等,由於政府同時負責道路工程和土地平整等,需按資源和需要定出工程優次。不過,當局經歷今次暴雨,因應出現嚴重水浸的地區,而作出調整工程排序。

甯漢豪其後在見記者時被提到有團體作調查,指全港有173間獨立屋有僭建及霸佔官地情況,她回應指政府接獲巿民或團體的投訴均會處理,但排序上不會因某一團體發現而先處理,獨立屋是一類的個案,另一類個案是巿區僭建情況,獨立屋佔用官地是一類的個案,社會也很關注鄉郊佔用官地的情況,也因此地政總署在幾年前成立特遣隊處理相關情況。她強調要務實地就手上收到的舉報或巡查的個案按次序處理,或許日後每類個案,社會能看到,發揮警示作用。

甯漢豪指水浸仍是可控的

至於日前世紀暴雨引發多區嚴重水浸,引起社會對本港排水系統的憂慮。甯漢豪指水浸無須等數天才退水,仍是可控的,惟承認天氣愈發極端,本港渠道未必可以應付,或需提前部分排水工程。她指早前黑色暴雨警告取消後,數小昤內大部分地方水浸已經退去,只有黃大仙中心對出一帶,因水浸較嚴重,才在翌日早上退去。

甯漢豪指本港渠管最大容量「承載200年一遇的雨量」

至於有政府官員以「500年一遇」形容今次暴雨,甯漢豪解釋為國際間形容渠道的通用語言。她指本港渠管最大容量是「承載200年一遇的雨量,140多毫米一小時」指今次大雨超出渠管負荷。她續指,「承載200年一遇的雨量」防洪標準較鄰近地區完全看齊,如新加坡、東京和倫敦等地,甚至更高,反映政府有嘗試「超前」去思考。

甯漢豪承認東區雨水排放系統改善工程需時逾十年

至於雨水排放系統改善工程,甯漢豪承認東區工程需時特別長,又指工程評估較複雜,料花逾十年才可完成工程是否正常。她又指現正進行長遠研究,短期亦會考慮推前觀塘排水工程等項目,日後在北部都會區等新發展區亦會考慮建公園「吸水」,引入地底蓄水池等先進的排水系統。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