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半岛僭建|甯汉豪:不存在明知而不处理 正深入搜证会依法提出检控

2023-09-16 09:41

上周五(8日)黑色暴雨令全港多处出现严重水浸及山泥倾泻,红山半岛多幢独立屋被揭发有僭建,引起外界关注独立屋霸占官地及僭建的问题。发展局局长甯汉豪表示,大潭红山半岛独立屋僭建问题,当局正在深入搜证,厘清业主、工程公司和买卖方责任后,会依法提出检控,而涉事人未来亦或面对民事索偿。

甯汉豪在一个电台节目上表示,屋宇署每年都会主动巡查,只是过往聚焦密集市区的高楼大厦,因为市区的僭建棚架、伸出物等,对公众的风险较大,按风险和怀疑僭建规模排出优次处理个案,并不存在明知而不处理。至于将来是否要将更多独立屋纳入巡查范围,要按风险为本等一篮子多个因素去评估。

红山半岛在黑雨下大面积山泥倾泻。资料图片
红山半岛在黑雨下大面积山泥倾泻。资料图片
红山半岛在黑雨下大面积山泥倾泻。资料图片
红山半岛在黑雨下大面积山泥倾泻。资料图片
甯汉豪指政府正在搜证,厘清业主、工程公司和买卖方责任。资料图片
甯汉豪指政府正在搜证,厘清业主、工程公司和买卖方责任。资料图片
塌下的山坡满是泥石和杂物。资料图片
塌下的山坡满是泥石和杂物。资料图片
塌下的山坡满是泥石和杂物。资料图片
塌下的山坡满是泥石和杂物。资料图片
黄大仙商场发生严重水浸淹没一层楼。资料图片
黄大仙商场发生严重水浸淹没一层楼。资料图片
上周黑雨下水淹黄大仙地铁站。资料图片
上周黑雨下水淹黄大仙地铁站。资料图片

相关新闻:
红山半岛僭建︱李家超:政府会采取一切手段来确保安全
红山半岛僭建|屋宇署揭74号屋临海有一幢3层高僭建物 无明显危险已围封
世纪暴雨 ‧ 黄大仙|地铁站几近没顶 黄大仙中心变泽国水淹半层

她指出,今次红山半岛事件说明,独立屋僭建亦有安全隐患,当局会加强巡查,以展示执管决心。巡查行动一定不会只停留在红山半岛,相信临海及位处斜坡,亦会是屋宇署考虑因素之一。

会加快完成排水工程

至于本港上周在极端天气暴雨及黑雨下,导致多区严重水浸,重灾区包括柴湾、黄大仙和北区的排水防洪工程进展缓慢。甯汉豪认为,今次多区严重水浸的客观原因,是遇上特大暴雨,本港排水系统设计的容量上限,渠管标准,已较邻近城市超前,但极端天气较想象更快出现,当局会加快完成排水工程。

她又指:「与排水系统有关的改善工程一直是不停地去做,并没有停」,目前有12个排水工程正在进行,另有18个项目工程,正在部署和设计,这些工程分布在新界北区、元朗、大埔,市区就有黄大仙区及东区等等,由于政府同时负责道路工程和土地平整等,需按资源和需要定出工程优次。不过,当局经历今次暴雨,因应出现严重水浸的地区,而作出调整工程排序。

甯汉豪其后在见记者时被提到有团体作调查,指全港有173间独立屋有僭建及霸占官地情况,她回应指政府接获巿民或团体的投诉均会处理,但排序上不会因某一团体发现而先处理,独立屋是一类的个案,另一类个案是巿区僭建情况,独立屋占用官地是一类的个案,社会也很关注乡郊占用官地的情况,也因此地政总署在几年前成立特遣队处理相关情况。她强调要务实地就手上收到的举报或巡查的个案按次序处理,或许日后每类个案,社会能看到,发挥警示作用。

甯汉豪指水浸仍是可控的

至于日前世纪暴雨引发多区严重水浸,引起社会对本港排水系统的忧虑。甯汉豪指水浸无须等数天才退水,仍是可控的,惟承认天气愈发极端,本港渠道未必可以应付,或需提前部分排水工程。她指早前黑色暴雨警告取消后,数小昤内大部分地方水浸已经退去,只有黄大仙中心对出一带,因水浸较严重,才在翌日早上退去。

甯汉豪指本港渠管最大容量「承载200年一遇的雨量」

至于有政府官员以「500年一遇」形容今次暴雨,甯汉豪解释为国际间形容渠道的通用语言。她指本港渠管最大容量是「承载200年一遇的雨量,140多毫米一小时」指今次大雨超出渠管负荷。她续指,「承载200年一遇的雨量」防洪标准较邻近地区完全看齐,如新加坡、东京和伦敦等地,甚至更高,反映政府有尝试「超前」去思考。

甯汉豪承认东区雨水排放系统改善工程需时逾十年

至于雨水排放系统改善工程,甯汉豪承认东区工程需时特别长,又指工程评估较复杂,料花逾十年才可完成工程是否正常。她又指现正进行长远研究,短期亦会考虑推前观塘排水工程等项目,日后在北部都会区等新发展区亦会考虑建公园「吸水」,引入地底蓄水池等先进的排水系统。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