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要緊 中國新一代無懼失業低薪 月入一千也滿足 「何必在就業差時自討苦吃?」

2023-09-13 08:00

中國經濟受疫情衝擊長達3年,伴隨內地青年失業率暫停發布,年輕一代「躺平」現象再度受到關注。有調查顯示,在經濟疲軟及失業率高企下,內地Z世代乾脆花錢在旅遊和休閒玩樂方面,以紓解搵工難的煩惱。

近月內地青年失業率持續攀升。國家統計局上月宣佈,因勞動力調查統計需要進一步健全優化,將暫停發佈青年失業數據。當時不少分析認為,中國青年實際失業情況應更為嚴重。至最後一次發布的6月數據,青年城鎮失業率為21.3%,連續3個月創歷史新高,相當於每5位中國年輕人,就有超過1人失業。

在失業威脅和個人焦慮情緒下,《彭博》報道指,內地Z世代不追求電子設備等的高價商品,也沒有儲錢或買樓的長遠打算,他們積極花錢購買相對不貴的體驗,導致國內熱門景點異常火爆,同時國內電影票房收入也創出新高。

報道引述諮詢公司英敏特(Mintel Group Ltd.)調查指,自今年年初以來,1995年以後出生的消費者在電影、美容服務、酒吧和體育賽事等項目上的支出穩步增長。其中,8月份約40%受訪者在休閒方面的支出較去年同期增加。英敏特高級研究分析師Blair Zhang表示,從看電影、展覽到戶外運動,以體驗為主導的消費已成為疫後Z世代的主流生活方式。

有調查顯示,在經濟疲軟及失業率高企下,內地Z世代乾脆花錢在旅遊和休閒玩樂方面,以紓解搵工難的煩惱。
有調查顯示,在經濟疲軟及失業率高企下,內地Z世代乾脆花錢在旅遊和休閒玩樂方面,以紓解搵工難的煩惱。
英敏特調查指,自今年年初以來,1995年以後出生的消費者在電影、美容服務、酒吧和體育賽事等項目上的支出穩步增長。
英敏特調查指,自今年年初以來,1995年以後出生的消費者在電影、美容服務、酒吧和體育賽事等項目上的支出穩步增長。
疫情重創經濟,影響大學畢業生就業情況。(新華社)
疫情重創經濟,影響大學畢業生就業情況。(新華社)
數據顯示,6月份16至24歲的中國青年失業率21.3%,連續第三個月錄得新高。
數據顯示,6月份16至24歲的中國青年失業率21.3%,連續第三個月錄得新高。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鼓勵中國青年樹立「遠大理想」,將個人目標融入中華民族和人民的「大局」。不過,趨勢研究公司Young China Group創辦人Zak Dychtwald表示,由於就業市場的競爭異常激烈,過去18個月有更多內地Z世代想要「躺平」。

有最近剛畢業的女大學生心灰意冷地表示,當看到成百甚至上千名求職者爭奪一個白領職位後,便決定不去找全職工作。她指,自己正在上海一間旅行社擔任兼職接待員。即使月薪只有1,000元人民幣(下同),該名大學生表示仍然會留出錢當地的旅遊景點參觀、參加動漫展,並與朋友到人氣餐廳用膳,「何必在就業市場這麼差的時候自討苦頭吃?現在是重新思考怎樣的生活方式更適合我們,讓我們更快樂的好時機」。

一名23歲的大學畢業生則稱,正在找營銷助理的工作,她同意有必要偶爾對自己好一點,「要做點事來讓自己感覺良好」她補充指,儘管還沒有找到工作,但還是毫不猶豫地花上1,000元或更多錢買一件衣服。

另一方面,根據高盛報告顯示,年輕人被視為中國龐大消費市場增長關鍵,貢獻城市支出約五分之一。然而疫情過後企業紛紛減少招聘,隨著失業情況加劇,消費再次出現降級現象。瑞銀大中華消費研究主管彭燕燕稱,年輕人仍會消費,但其購物行為比在經濟景氣時期更為謹慎,「他們現在更加務實,會尋找更便宜的選項」。

在中國擁有龐大年輕客戶群的零售商,例如聯合利華(Unilever)、中國規模最大餐飲公司百勝中國和周大福均表達對內地經濟復甦不確定性的擔憂,有的甚至以折扣和促銷維持銷售額。

今年6月,牛津大學中國中心研究員George Magnus在《金融時報》發表名為〈中國不能讓失業青年「躺平」〉的文章,提及自2021年以來,得過且過的「躺平」現象已在內地年輕人心中紮根,在經濟疲弱、社會流動性低和好工作難求下,不惜一切「躺平」渡日。他提到,如今新語詞「擺爛」在年輕族群中流行起來,傳達了一種更深層次的悲觀,以及根本不努力的意識,本質上是希望幻滅,將對中國經濟與社會造成傷害。

Magnus認為,除非大刀闊斧轉變國家發展模式,包括擴大服務產業、積極推展收入再分配,以及改革社會保障、教育和稅收,並將戰略重點轉向私營部門,否則內地的青年失業問題將可能無法解決。

相關文章:

內地暫停發布青年失業率數據 國家統計局:統計需健全優化

義烏捲起創業熱潮 電商大增55% 年輕人棄百萬年薪 裸辭義烏創業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