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基礎溢利少17% 料吸人才措施利樓市 績後股價跌逾1成

2023-09-07 16:55

新鴻基地產(016)截至6月底止,全年基礎溢利238.85億元,按年減少16.9%,主要由於物業銷售溢利減少,但出租物業組合及非地產業務則繼續帶來相對穩定的經常性溢利,末期息維持派每股3.7元。新地績前收報88.3元,今早開市低開10.8%,開報78.75元,最新報79.7元。

新地全年收入711.95億元,按年減少8.4%,連同合併收入為833.81億元,少5.6%。其中物業銷售合併收入291.16億元,少17.8%;年內錄得的合約銷售總額約379億元。而物業租賃收入243.22億元,跌2%,淨租金收入184.61億元,跌4%。

今年度物業銷售方面,新地將推售的香港住宅項目,包括元朗天榮站發展項目第一期YOHO WEST、元朗The YOHO Hub II、屯門NOVO LAND第三期、位於啟德的「天璽•天」及「天璽•海」的第一期,以及位於何文田太子道西的合作發展項目;內地方面,該集團計劃推售上海濱江凱旋門新一期單位,以及杭州國際金融中心和佛山瀧景等合作發展項目的新批次。

商場銷售額改 寫字樓出租率滿意

新地指,在物業投資方面,中港商場人流及商戶銷售額,均在疫情後有所改善,旗下寫字樓組合的整體出租率亦維持滿意水平。該集團指,整體物業投資組合帶來龐大的經常性收入,即將落成的投資物業亦會增添經常性收入,長遠而言,隨著主要綜合發展項目落成,包括年內投得並預計2030年落成的旺角商業項目,經常性收入基礎將進一步壯大。

「新項目準備後即推出市場」

新地指,近期中港經濟及樓市表現疲軟,在不明朗的經營環境下,該集團會繼續恪守多年來一直奉行的審慎財務原則,在補充土地儲備時採取選擇性的策略,嚴格控制資本支出,新項目準備就緒後便立即推出市場,並加快推售已落成的待售單位及非核心物業,務求帶來持續的現金流。

郭炳聯:國際創科中心為港注入新動力

新地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郭炳聯在業績報告中表示,外圍經濟前景疲弱等多項因素,或會影響香港經濟的復甦步伐,但政府已推出吸納外來人才、輸入勞工和引進重點企業等一系列措施,加上香港致力發展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可望為本地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有利樓市發展。

獨董吳向東股東會後退任

另外,新地獨立非執行董事吳向東,為投入更多時間專注其他事務,將不在11月舉行的股東周年大會上尋求連任。吳向東於2019年加入新地,為前華潤置地(1109)主席兼黨委書記,因其共產黨員身分引起關注,當時新地指,委任對方是因應其有非常豐富的內地市場和房地產發展經驗,相信可為新地的內地業務提供意見。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