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發局:逾6成內企選擇香港平台「走出去」 東盟或一帶一路優先級高於歐美

2023-09-05 00:00

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儀(右)、貿發局首席經濟師趙永礎(左)。陳俊豪攝
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儀(右)、貿發局首席經濟師趙永礎(左)。陳俊豪攝

貿發局今天(5日)公布調查報告,指出約9成受訪內地企業計劃在未來1至3年「走出去」發展國際業務,與疫情前相比增約14%。逾6成內企選擇利用香港平台及其專業服務,認為是他們「走出去」的首選,當中逾7成希望前往東盟RCEP,逾6成打算前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或地區,不像以往般大多優先選擇歐美等西方國家。

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認為,香港商貿服務平台可進一步發揮「超級聯繫人」角色,更好地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場商機。

趙永礎指,逾6成內企會選用香港專業服務,反映他們更想依賴香港平台去拓展國際業務。資料圖片
趙永礎指,逾6成內企會選用香港專業服務,反映他們更想依賴香港平台去拓展國際業務。資料圖片

貿發局在5至7月訪問了近800間主要在大灣區及長三角地區營運的內地企業,當中84%受訪企業表示,正面臨地緣政治緊張、市場需求不足、融資困難等挑戰。 范婉兒表示,有逾7成企業希望前往東盟14個成員國發展業務,亦有64%打算前往「一帶一路」及中東、南美、非洲等新興市場。

貿發局首席經濟師趙永礎表示, 物流運輸、市場銷售、投資設廠及海外採購是「走出去」企業主要計劃擴展的四大領域業務。趙永礎指,逾6成內企會選用香港專業服務,反映他們更想依賴香港平台去拓展國際業務,因他們需要市場推廣、融資、ESG、稅務法規等專業服務支撐。

范婉兒指,現時大環境是由「全球供應鏈」走向「區域性供應鏈」。她舉例說,現時不再是所有東西在中國做,然後運送全球,反而逐漸走向區域性、短一些的供應鏈,而香港正好能發揮「背靠內地、面向全球」的戰略定位。

范婉兒又以一間醫藥相關的內企為例,指香港有很好的醫學院及基礎研究能力,在引進外國先進醫療器材方面也能提供很大的便利。另外,香港更是區域內重要的生物科技資金中心,因此各種優勢吸引了該企業將研發開發中心設置在香港。

記者:陳俊豪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