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大灣區融合論壇︱香港發展創科要搶人才 姚兆聰:錢以外教育同樣重要

2023-09-04 16:59

香港與內地經濟緊密連結,並藉地利之優勢及國家政策扶持中把握發展機遇。自中央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網要》以來,大灣區各地在金融、科技等先進領域攜手共進,取得驕人成績。由星島新聞集團舉辦的「中國宏觀經濟暨大灣區融合論壇2023」今日(4日)於君悅酒店舉行。

「中國宏觀經濟暨大灣區融合」論壇分為三大主題。第三主題為《香港創科新格局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新思維》,主要討論香港需要甚麼新思維來發展下一步的創科產業。

姚兆聰:錢以外教育同樣重要 積極輸出無人車技術

機管局機場運行執行總監姚兆聰就指出,金錢是搶人才的首要條件,但是留住人才,則是「錢」以外的生活。香港如要吸引人手,便需要發揮其特質,例如有其教育、稅制等配套吸引人才定居,強調本港的優勢從來無變,只是疫情令大家淡忘,認為政府應進一步對外宣傳,配合政府創科新策略,相信可走向一個新台階。他指出,創科永遠是「做大個餅」,此後人才、資金便會跟著機會去走。

至於創科方面,姚兆聰提出機管局一項創科應用,早於2019年著手在禁區停機坪採用無人車,至今運作相等於已圍繞地球行10個圈,但從無發行意外,當中的測試及管理程序由香港制定,並將成為中國民航相關操作的最高標準。他指,有關技術已引起海外機場注意,本周及下月將有東南亞及歐洲相關單位來港視察,是中港合作的技術建立標準,再推向國際的例子。

機管局機場運行執行總監姚兆聰表示,香港如要吸引人手,便需要發揮其特質,例如有其教育、稅制等配套吸引人才定居,強調本港優勢從來無變。
機管局機場運行執行總監姚兆聰表示,香港如要吸引人手,便需要發揮其特質,例如有其教育、稅制等配套吸引人才定居,強調本港優勢從來無變。

盧家培:香港搞創科「一樣係得」

Lalamove首席運營官盧家培出席星島85周年論壇時表示,港府近期引入25間科企來港發展,對此表示歡迎,但是認為港府促進香港創新的發展,除了引入外來科企來港外,還可以大力支持本地科企發展,讓本地的龍頭科企作為向外宣傳的名片,說好香港創科故事,讓宣傳更有效。他稱,「龍頭企業可以向有意願來港發展的企業展示出,在香港搞創新是擁有著可以聘請到科技人才、是可以上市、是可以到內地發展的,同時亦可以跳出國際的優勢。」

對於人才,盧家培指出,香港仍需繼續招攬人才,以自己公司為例,每年都有招聘新人,包括國內外畢業生,尤其是最近兩年都有聘請東南亞來港的畢業生,相信此舉有助擴展海外市場。他還提及,香港即能連結國內,又能連同國外,所以年輕人深處位置佳,同時亦充滿著機會。

被問及可以如何發展平台企業的優勢幫助中國發展,盧家培表示,Lalamove(內地稱貨拉拉)在內地的業務覆蓋了300多個城市,相信在內地需求變得好快的情況下,公司都能迅速適應,這就是平台企業的優勢之一。他續指,公司與其他香港企業的不同之處在於公司是輸出商業模式,而不是賣貨,公司會在當地市場建立起業務,通過公司的平台幫助到當地的司機夥伴增加彈性收入,同時亦了有助當地的中小企節約運輸成本,相信此舉可以輸出公司「共享+共贏」的商業模式, 亦能配合中國的現有外交政策。

Lalamove首席運營官盧家培出席星島85周年論壇時表示,港府近期引入25間科企來港發展,對此表示歡迎。
Lalamove首席運營官盧家培出席星島85周年論壇時表示,港府近期引入25間科企來港發展,對此表示歡迎。

招彥燾:要盡快完善生態圈

政府去年底提出《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以四大方向推動創新發展,港產生科公司相達生物科技董事長及首席執行官招彥燾表示,政策提供的訊息夠清晰,但形容目前香港的創科發展正處於追落後狀態,「速度係最大關鍵」,冀政策執行更有效率,並要對外展示香港創科土壤能養得起香港公司,比起斥重金吸引人才更有效及持久。

招彥燾直言,生物科技是創科界未來10至20年的黃金時期,「30年前做一個人類基因分析要用3年、用30億美金,而家能夠用一個星期、100元美元去完成,證明生物科技已經去到好成熟商業化階段」,並相信隨著人工智能發展,有力藉該行業靠速度帶動香港追上創科地位。

招彥燾又稱,該公司本地團隊已首創靠尿液檢測子宮頸癌技術,成功取得40多項專利,將在未來6個月在港、中、美三地推廣,有力在全球派上用場。他認為,引進海外企業必然帶來競爭,但另一方面亦可加速本地技術發展,又相信香港的優勢是協助內地技術走出去,例如該公司取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註冊,是內地一直夢寐以求的成果。

相達生物科技董事長及首席執行官招彥燾表示,目前香港創科發展正處於追落後狀態,「速度係最大關鍵」,冀政策執行更有效率。
相達生物科技董事長及首席執行官招彥燾表示,目前香港創科發展正處於追落後狀態,「速度係最大關鍵」,冀政策執行更有效率。

王秀麗:須加強培育本地人才

香港科技園人才及人力資源高級總監王秀麗指出,去年國家主席習近平訪港時到科學園視察,提及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科中心,為香港創科注入強心針。她認為,實現「國際創科中心」的目標中,「國際」兩字尤為重要,需要令外界認識香港創科生態圈,例如融資安排、企業孵化計劃等,由落戶至業務發展均有配套,「本地公司行出去係有生意做到,能夠完整資金、市場,變相令香港實力壯大。」

她又表示,早前帶領一眾園區公司到東南亞視察及「搶人才」,至少尋求1,000個職位,包括生物科技、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引起不少人才感興趣。另一邊廂,她又指,除了吸納外來幫手,亦同時要培育本地人才,包括每年向中學及大專生舉行招聘會、聯辦項目等,提升他們畢業後以創科為工作志向。

香港科技園人才及人力資源總監王秀麗。
香港科技園人才及人力資源總監王秀麗。

相關文章:星島大灣區融合論壇︱中國企業要走出去 鍾小平:如民營企業趴下 中國經濟也看不到希望
相關文章:星島大灣區融合論壇︱香港在大灣區有核心優勢 陶冬:上海無法超越香港

星島85周年之「中國宏觀經濟暨大灣區融合」論壇2023  9月4日同步網上直播  立即打開《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