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大灣區融合論壇︱中國企業要走出去 鍾小平:如民營企業趴下 中國經濟也看不到希望

2023-09-04 11:51

 香港與內地經濟緊密連結,並藉地利之優勢及國家政策扶持中把握發展機遇。自中央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網要》以來,大灣區各地在金融、科技等先進領域攜手共進,取得驕人成績。由星島新聞集團舉辦的「中國宏觀經濟暨大灣區融合論壇2023」今日(4日)於君悅酒店舉行。

「中國宏觀經濟暨大灣區融合」論壇分為三大主題。第一主題為《中國宏觀經濟破局突圍  市場機遇與挑戰》,主要討論中國宏觀經濟。7月以來,中國政府有關經濟的政策頻頻出爐,由財政、貨幣、房地產,以至消費,都有各項穩增長舉措推出,以支持中國經濟溫和復蘇。

齊向東:民營經濟為中國經濟重要部分

目前內地推出一系列穩增長經濟措施,另一方面美國在全球環境也進一步加壓。對於中國企業在商業領域方面要擔當一個怎樣的角色,才能破局突圍,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表示,從企業角度方面,在中國改革開放後,民營經濟成為中國經濟組成的重要部分,而企業習慣高速增長,但在發展中忽略外圍經濟變化,需要改變以前擴張式經營方式。

不過,他續指在約十年間,企業仍未習慣放慢增長,又認為目前企業家的戰略應為「能活下來」,此為在新時代下的奮鬥目標。他補充,企業在社會上應有價值,同時「可活下來」。他指出,如果企業想活下去,需要做好轉型,在企業的生命周期中會出現數次轉型,此應為被動轉型,並非主動轉型,在轉型的過程中不能走得太慢,而中國製造業目前應圍繞產業鏈本地化創新,該為龐大市場。他指出,為了活下來,企業亦要投入創新,以及平衡企業規模及創新能力。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表示,從企業角度方面,在中國改革開放後,民營經濟成為中國經濟組成的重要部分,而企業習慣高速增長,但在發展中忽略外圍經濟變化,需要改變以前擴張式經營方式。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表示,從企業角度方面,在中國改革開放後,民營經濟成為中國經濟組成的重要部分,而企業習慣高速增長,但在發展中忽略外圍經濟變化,需要改變以前擴張式經營方式。

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指出,中國第二季經濟超預期下行,不同行業的差異大,當中新能源及餐飲行業正在復甦。他續指,中國經濟受周期性經濟影響,包括全球經濟放緩、中國內需不足及房地產市場走弱,而企業應重視結構性問題,國際生產鏈變化在俄烏戰爭下加速,預計未來數年相關改變更明顯,影響內地出口商。他提及,國內經濟模式轉型,包括房地產等主導行業,而傳統基建在轉型下受壓,但數字科技及養老等領域有相當大的發展機會。

鍾小平:創新是企業突破的重要法寶

全球化智庫副主任、全球化智庫香港委員會副主席鍾小平表示,現在最關心的是中國企業要走出去,民營企業基本上現在非常艱難,那麽企業要如何破僵、在社會上能競爭,一個是創新,創新是企業突破的重要法寶,另外是走多元化市場道路,所以要跟國際化接軌,這樣中國的企業才能夠進步,同時中央也會給更多的政策來幫助民營企業來做好更多的工作。他指出,香港和內地是很好的協調,但是「如果民營企業趴下了,中國經濟也看不到太多的希望。」

蔡洪濱:非刺激一下短期需求 經濟就回來

香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及經濟學講座教授蔡洪濱表示,當前時代內、外環境的變化是根本性的變化,企業的經營環境也是,所以企業要根本性調整認知、思維和戰略。他指出,從內部環境而言,是短中長期很多問題的疊加所導致的變化,而非刺激一下短期需求,經濟就能回來,應該是尋求短期穩定,中長期慢慢解決問題,這個過程應該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而不是半年一年的問題。

香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及經濟學講座教授蔡洪濱(右二)表示,當前時代內、外環境的變化是根本性的變化,企業的經營環境也是,所以企業要根本性調整認知、思維和戰略。
香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及經濟學講座教授蔡洪濱(右二)表示,當前時代內、外環境的變化是根本性的變化,企業的經營環境也是,所以企業要根本性調整認知、思維和戰略。

蔡洪濱指出,去全球化的趨勢不是短期就可以消失的因素,所以中國企業的發展,內部外部的環境的長期性、複雜性,根本性的限制確實需要重視。他強調,企業經營應該從過去的幾十年野蠻生長、高歌猛進、高負債、掙快錢掙大錢的模式,轉變到進行長期、持續的經營模式,企業的戰略應該出現一系列系統性的調整,除了在前沿技術的應用上採用非常積極的態度之外,創新國際化都是企業應該特別關注的方面。

被問到中國在宏觀經濟上的角色轉變時,鍾小平認為,經濟全球化這個大趨勢是不會改變,但中國企業要探討更多全球化有效方式。以前中國的全球化更多的是關注產品怎麽樣去銷售到全國世界各地及用戶,現在要做到全球產業的供應鏈的布局,從輸出產品到輸出工業能力及設備。無論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都希望在本國保留相當比例的制造業,所以應該把中國企業的產業鏈放在市場所在地,在全球來優化其供應鏈布局,通過全球化的本地化經營,實現在本地生產、本地銷售、本地服務,通過擴大全球市場的銷售,帶動國內的器材原材料和設備的出口。他指出,全球化不但可以支持企業的發展,也能夠給所在的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帶來實實在在的貢獻。

被問到中國在宏觀經濟上的角色轉變時,全球化智庫副主任、全球化智庫香港委員會副主席鍾小平認為,經濟全球化這個大趨勢是不會改變,但中國企業要探討更多全球化有效方式。
被問到中國在宏觀經濟上的角色轉變時,全球化智庫副主任、全球化智庫香港委員會副主席鍾小平認為,經濟全球化這個大趨勢是不會改變,但中國企業要探討更多全球化有效方式。

在吸引全球人才方面,蔡洪濱表示,香港其實有特別優勢,就是在亞洲很難找一個國際化、宜居又有各種機會的地方,將有助吸引世界各地人才。尤其是疫情之後,香港的優勢慢慢可以通過人才親身來看、來體驗,讓他們去發現香港的優勢。他表示,香港這一方面吸引國際頂尖人才,各類人才的優勢發揮出來,不僅對香港有重要的意義,對國家的發展都有重要的意義。他補充:「創新型,國際視野,全面性人才在未來會越來越重要。」

香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及經濟學講座教授蔡洪濱表示,香港其實有特別優勢,就是在亞洲很難找一個國際化、宜居又有各種機會的地方,將有助吸引世界各地人才。
香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及經濟學講座教授蔡洪濱表示,香港其實有特別優勢,就是在亞洲很難找一個國際化、宜居又有各種機會的地方,將有助吸引世界各地人才。

朱海斌:內地沒法像香港推出消費券

對於中國為何不能在疫情後,像歐美國家實行大規模下調利率,央行擴大規模降息。朱海斌表示,主要是民企信心不足。他指,如果像過去「保投資、保企業,保房地產、保就業」都是於事無補,最重要是需求不足,中國上半年有通縮,轉去「保需求」才是重點。另外,他亦指「保消費」是加強需求的措施。最重要是令國民收入增長,降低儲蓄力,尤其是中產階級,提高消費。目前內地有14億人口,沒法像香港推出消費券。

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指出,「保消費」是加強需求的措施。最重要是令國民收入增長,降低儲蓄力,尤其是中產階級,提高消費。
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指出,「保消費」是加強需求的措施。最重要是令國民收入增長,降低儲蓄力,尤其是中產階級,提高消費。

 

星島85周年之「中國宏觀經濟暨大灣區融合」論壇2023  9月4日同步網上直播  立即打開《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