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露天煤礦坍塌53死 當局問責42官員 至今13人被捕

2023-08-29 21:41

內蒙古阿拉善左旗新井煤業露天煤礦塌方救援現場。 網上圖片
內蒙古阿拉善左旗新井煤業露天煤礦塌方救援現場。 網上圖片

內蒙古阿拉壦左旗新井煤業的露天煤礦在今年2月22日發生特別重大坍塌事故,造成53人死亡、6人受傷,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這次事故的調查報告,依法對涉嫌違紀違法的42名公職人員問責,對涉事企業股東、法定代表人等19人立案偵查追究刑事責任,其中13人已被檢察機批准逮捕。

內蒙古阿拉善左旗一個屬於新井煤業的露天煤礦,22日先後發生2次坍塌,現場救援困難。截至23日15時40分已知5人死亡、6人受傷,有48人仍然失聯。應急管理部部長王祥喜表示,要徹查內蒙古露天煤礦坍塌事故原因和責任。

內蒙古阿拉善左旗新井煤業露天煤礦塌方救援現場。 網上圖片
內蒙古阿拉善左旗新井煤業露天煤礦塌方救援現場。 網上圖片
內蒙古阿拉善左旗新井煤業露天煤礦塌方救援現場。 網上圖片
內蒙古阿拉善左旗新井煤業露天煤礦塌方救援現場。 網上圖片
內蒙古阿拉善左旗新井煤業露天煤礦塌方救援現場,專家開會決定救援方案。 網上圖片
內蒙古阿拉善左旗新井煤業露天煤礦塌方救援現場,專家開會決定救援方案。 網上圖片
內蒙古阿拉善左旗新井煤業露天煤礦塌方救援現場。 網上圖片
內蒙古阿拉善左旗新井煤業露天煤礦塌方救援現場。 網上圖片
內蒙古阿拉善左旗新井煤業露天煤礦塌方救援現場。 網上圖片
內蒙古阿拉善左旗新井煤業露天煤礦塌方救援現場。 網上圖片
內蒙古阿拉善左旗新井煤業露天煤礦塌方救援現場。 網上圖片
內蒙古阿拉善左旗新井煤業露天煤礦塌方救援現場。 網上圖片

根據報告,事故共造成53人死亡、6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20430.25萬元。事故起因是企業在井工轉露天技術改革期間邊建設邊生產,違法外包給不具備礦山建設資質的施工單位長期冒險蠻幹,相關部門監管執法「寬鬆軟虛」,地方黨委政府失管失察,導致重大風險隱患長期存在而導致的生產安全責任事故。

施工單位無資格證 不按設計施工

事故調查組查明,事故直接原因是未按初步設計施工,隨意合併台階,形成超高超陡邊坡,在採場底部連續高強度剝離採煤,導致邊坡失穩,邊幫岩體沿斷層面和節理面滑落坍塌。再加上應急處置不力,未能及時組織現場作業人員逃生,造成重大傷亡和損失。

坍塌的區域。 微博圖
坍塌的區域。 微博圖
有知情人士對內媒稱,事發的露天煤礦挖得很深,煤礦坍塌後和地震一樣,塌下來是石頭和土,失聯人員大部分為泥頭、挖掘車司機。   微博圖
有知情人士對內媒稱,事發的露天煤礦挖得很深,煤礦坍塌後和地震一樣,塌下來是石頭和土,失聯人員大部分為泥頭、挖掘車司機。 微博圖
在場人員拍下煤礦坍塌瞬間,像是整座山崩塌,多輛作業車被埋。
在場人員拍下煤礦坍塌瞬間,像是整座山崩塌,多輛作業車被埋。
在場人員拍下煤礦坍塌瞬間,像是整座山崩塌,多輛作業車被埋。
在場人員拍下煤礦坍塌瞬間,像是整座山崩塌,多輛作業車被埋。
在場人員拍下煤礦坍塌瞬間,像是整座山崩塌,多輛作業車被埋。
在場人員拍下煤礦坍塌瞬間,像是整座山崩塌,多輛作業車被埋。
內蒙古新井煤業有限公司煤礦發生大面積坍塌。
內蒙古新井煤業有限公司煤礦發生大面積坍塌。
新井煤業去年曾因無證取水被罰款2萬元。
新井煤業去年曾因無證取水被罰款2萬元。
新井煤業被查出為失信公司,失信額達7.5億。
新井煤業被查出為失信公司,失信額達7.5億。

事故中有42名公職人員被問責,包6名公職人員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和職務犯罪,正在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36名公職人員被嚴肅處理。事企業股東韓建華、內蒙古宏鑫垚土石方工程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馬興洪等19人涉嫌重大責任事故罪等,被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其中13人已被檢察機關批准逮捕。

相關新聞:

內蒙古煤礦坍塌至少2死6傷53人失聯 內媒:被埋者大部分為司機
內蒙古煤礦塌1080萬方土石 救援困難48人仍失聯
72小時黃金救援時間已過 內蒙礦災47人仍失蹤
兩會│應急部長證內蒙礦難53工人失聯或死亡 「教訓十分深刻」

空中拍攝事故現場。
空中拍攝事故現場。
空中拍攝可見大量重型渣土車調到現場支援。
空中拍攝可見大量重型渣土車調到現場支援。
大批救援人員到達現場。
大批救援人員到達現場。
救援人員在現場調查。
救援人員在現場調查。
救援二十四小時進行。
救援二十四小時進行。
救援二十四小時進行。
救援二十四小時進行。
消防人員在現場待命。
消防人員在現場待命。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