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爺領導小組激活港股 業界提仿效美股「逐股買」 學者倡印花稅降至0.1%

2023-08-28 08:47

行政長官李家超宣布,決定由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成立專責小組,研究如何增加股票市場的流動性。他指,司長會在本周宣布專責小組的細節,希望小組盡快展開工作,期望在《施政報告》發表前,可以提供意見讓他參考。同日下午,國家財政部與稅務總局發表公告,今起證券交易印花稅實施減半徵收,以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有本港學者同意,降低交易成本可刺激交投,惟認為股票印花稅的削幅不應跟隨內地。

今早財經三大重點新聞:

內地連番出招救市  A股印花稅今減半 15年來首次  滬指有望彈升

連環出招激活股市 港股高開562點 恒大復牌暴跌變兩毫子

港股開市|中港出招救市 恒指高開562點 港交所升7% 恒大復牌瀉逾8成

港股近日交投減少,不少日子的成交額更跌穿千億。李家超昨出席《施政報告》第2場地區諮詢會後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股票市場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不斷聽到不同意見,包括在諮詢會上,表示增加股票市場流動性的重要,所以他決定由財政司司長成立小組,專責研究如何增加股票市場流動性。至於會否削減股票印花稅,他指會研究不同可能性,相信專責小組會有短期及長期措施。

李家超出席《施政報告》地區諮詢後見記者。蘇正謙攝
李家超出席《施政報告》地區諮詢後見記者。蘇正謙攝
李家超出席《施政報告》地區諮詢後見記者。蘇正謙攝
李家超出席《施政報告》地區諮詢後見記者。蘇正謙攝
李家超出席《施政報告》地區諮詢後見記者。蘇正謙攝
李家超出席《施政報告》地區諮詢後見記者。蘇正謙攝
李家超出席《施政報告》地區諮詢後見記者。蘇正謙攝
李家超出席《施政報告》地區諮詢後見記者。蘇正謙攝
港台《2023年施政報告地區諮詢會》。蘇正謙攝
港台《2023年施政報告地區諮詢會》。蘇正謙攝
港台《2023年施政報告地區諮詢會》。蘇正謙攝
港台《2023年施政報告地區諮詢會》。蘇正謙攝

內地今起降低證券交易經手費

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表示,內地主要收入是企業利得稅,港股印花稅則佔香港財政收入近7%,徵稅減半成交額也不會翻倍,故香港將印花稅削減至2021年前的0.1%較合適。他稱,與其削減港股印花稅,不如取消樓市「辣招」以刺激樓市,讓港股交投量在財富效應下上升。

莊太量指,股票作為投資產品,投資者最看重升值能力,惟港股中許多公司良莠不齊,有些公司上市僅為「籌款」,上市後股價暴跌,應對香港股市進行整革,舉例若上市公司3至5年內沒有盈利,須予以除牌。他亦建議設立「恒生本地指數」及「恒指中國指數」,讓投資者更掌握市況。

多間內地券商陸續發通告指將於下周一下調交易佣金。
多間內地券商陸續發通告指將於下周一下調交易佣金。

分析師建議效內地單邊收稅

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表示,香港股票印花稅已較內地高,沒必要即時跟隨內地削減。他指,削減印花稅很多時會在《財政預算案》一併處理,最快明年初才提出,否則予人「非做不可」觀感,故即使削減印花稅,兩地也有時差。

他提到,美國主動與內地脫鈎,香港集資表現亦受影響,目前唯有令參與港股人士及資金來源多元化,引入與中國較為友好國家如中東、非洲或東南亞資金,不只依賴歐美資金;降低交易費用及門檻如經紀佣金、股票印花稅、交易所徵費等;及取消實物股票,使股票可以「1股」交易。他又建議,長遠可將港幣—人民幣雙櫃台模式擴展至更多股票,避免港元受地緣政治風險影響。

股票分析師協會理事連敬涵指,減印花稅對一般散戶影響不大,但能降低專業投資者等大戶的投資成本,刺激股票交投,建議政府將印花稅,由目前的0.13%減至2021年前的0.1%,或者參考內地「單邊」收稅,只收買入或沽出的稅項,即變相減稅一半。但他亦強調,主要是要整體經濟好轉,才能長遠改善市場氣氛。

業界提仿效美股「逐股買」

香港證券及期貨專業總會會長陳志華表示,政府肯正視港股流動性問題,業界絕對歡迎,希望政府「落重藥」全面撤銷印花稅。長遠而言,還是需要增加交易所買賣產品的多樣性和強化股票市場的健康程度,又指可考量改革港股「手數」機制,仿效美股以「1股」為買賣單位,可以降低投資者入場門檻,對增加股票流動性亦有幫助。

耀才證券行政總裁許繹彬亦指,減股票印花稅是最直接增加港股流動性的方式,政府或可從減單邊印花稅做起,相信此舉有望刺激「即日鮮」的交投。他亦提倡將在港上市與美股相關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窩輪及牛熊證等產品的交易時間延長至24小時。

政府發言人回覆查詢時表示,有關研究增加股票市場流動性的專責小組,將全面檢視影響市場流動的因素,並向行政長官提供建議。專責小組的組成等詳情稍後公布。

港府2020年史無前例出現赤字,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一片爭議聲中,以公共財政面對相當壓力為由,於2021年8月將股票印花稅由0.1%上調至0.13%,是近30年以來首次上調股票印花稅。當時陳茂波聲言,要「搞活」股票市場並非鬥便宜,而是從政策及制度創新上想對策,指上調稅項已充分考慮對證券市場和國際競爭力的可能影響。不過,自新印花稅條例實行後,恒指至今已累跌30.8%,跑輸美股,大市成交亦大幅減少,令港府財政收入增加的願望落空。

庫房收入跌至544億

據香港證券及期貨專業總會的資料顯示,在加稅前一年度,港股的日均成交金額約為1646億元,加稅後第一年度,日均成交金額下降18%至約1349億元,第二年度再下降17%至約為1126億元,港府庫房相關收入從加稅前的677億元,下降19%至目前的約544億元。上述數據是以截至今年7月的大市成交估算出來。 

股票印花稅是專門針對股票交易發生額徵收的一種稅,現時香港的股票印花稅為每宗交易金額的0.13%,且買賣雙方均須分別繳納,是現時港股投資支出的「大頭」,在不計及券商佣金的情況下,港股投資者還需支付會財局交易徵費0.00015% 、證監會交易徵費 0.0027% ,以及交易所交易費0.00565% ,所以目前香港賣買雙方均高達0.1385%。據資料顯示,英國買方收取0.5%股票印花稅,為稅率最高的主要股票市場;其次是新加坡,稅率為0.2%,但也是只向買方收取;而美國則未有徵收股票印花稅;而內地今日起下調印花稅,由賣方付0.1%,未向買方收費。

相關文章:

李家超研增加股市流動性 財政司本周成立小組 研是否調整股票印花稅

中國連環出招托市 明減半股票印花稅 嚴控上市公司股東減持總量

恒大中期蝕330億 負債2.39萬億 今日復牌 隨時變「毫子股」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