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茂波對本港未來土地供應有信心 不會因市場波動動搖

2023-08-23 15:14

陳茂波指對政府確保香港有足夠的土地供應充滿信心。何健勇攝
陳茂波指對政府確保香港有足夠的土地供應充滿信心。何健勇攝

團給香港基金與發展局,今午(23日)舉辦「香港造地發展及融資經濟論壇」。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致辭時提到,特區政府對確保香港有足夠的土地供應充滿信心,形容充足的土地是打破發展制約,以及市民住屋問題的金鎖匙,是必須切實解決的第一民生問題,強調推動香港土地供應充足的決心,絕對不會因為短期市場的波動而有所動搖。他又指,北部都會區及交椅洲人工島是值得投資的項目,同步發展在財務上是可行,關鍵在於如何處理現金流。 

未來10年熟地供應 半數來自北都及交椅洲人工島 

陳茂波又稱,兩年前發表的《2030+報告》提出,2019年至2048年期間,香港需要6,200公頃土地,而在各方的努力下,政府已鎖定未來7,300公頃土地供應,而未來10年的熟地達到3,300公頃,當中有一半是來自北部都會區及交椅洲人工島。他又稱,要同期推展這兩個項目,令土地供應數量較預期多,是為了避免重蹈覆轍,避免土地供應短缺時居住困難的情況,強調必須超前部署,長遠建立土地儲備,滿足香港現時及未來發展的需要,以及市民的期望。 

他表示,北部都會區及交椅洲人工島均全速推行,將會是香港「南金融、北創科」新產業部局的重要支撐,形容北部都會區對創科發展非常重要,如果現時的企業要擴充,以致未來要吸引的重點企業,皆可進駐北部都會區,形成群眾的效應,在各自的相對優勢,更全面及協同的發展下,提升香港及大灣區的全球競爭力,並建立一條、甚至多條的全面產業鏈。 

陳續稱,交椅洲人工島既是重要的住宅供應地,亦是未來第三個核心商業區,一方面提供約20萬個住宅單位,容納50至55萬人居住,亦提供500萬平方米的商業樓面面積,人工島更會是未來連線港島、大嶼山、機場、新界西以至深圳的,重要交通連接點。他亦稱,人工島的私人住宅、商業用地的賣地收入,以至島上興建的公屋、居屋,以及因人工島建設的交通基建,將會為香港帶來龐大的社會及經濟效應。 

他指出,在人工島建立後,將會為香港每年帶來2,000億元的經濟增加值,佔本地生產總值的7%,亦都提供27萬個就業機會,因此北部都會區及交椅洲人工島均具有經濟效益,是值得投資的項目,人工島賣地收入遠高於造地發展的成本,認為在財務上是可行,要處理現金流前後相差管理的問題。 

陳茂波提出多個不同的融資方法,包括可為項目在市場上籌集資金、針對炭中和建設發行綠債,發行基建債券等,既可支撐發展,亦都讓市民受惠其中,以及可引入長期的投資基金合作,甚至委託發展商去填海再交回政府,作建公屋或其他用途。 

陳強調,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不管資金、人才或專業知識都非常豐富,絕對有信心,可吸引金融機構及基金投資這些項目,事實上過去都有不少的金融機構、基金、企業與政府聯絡,表示對這些項目的發展潛力非常有信心,提出不同的融資項目,以提供更多彈性及選擇。他一再強調托展北部都會區及交椅洲人工島都有其必要性,對香港未來社會及經濟發展極其重要。

甯漢豪:土地的來源必須多渠道 橫跨短中長期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致辭時亦稱,《2030+》報告的預算,是考慮到人口、經濟增長,以及更進取的規劃標準,以至各政策要求所作出,形容當中更進取的規劃標準是重要的一環,當市民希望未來設施生活變得優質,就不能假設今日的標準會一成不變,在造地建屋上必須把握供應的節奏,應對市場的需求。

她特別提到,土地開發、平整、基建配套都需要時間,過程中亦可能遇上難以預見的狀況,而有所延誤,因此土地的來源必須多渠道,並要橫跨短、中、長期的時間,才談得上具備穩定供應的能力,提高政府在土地供應的主導權,強調「有地先有得諗」。

對於有意見認為現時經濟表現疲弱,政府應避免同時規劃北部都會區及交椅洲人工島,她表示交椅洲人工島仍需至少5年,才能完成首批填海土地,若現在叫停項目,未來數年經濟復甦時,世界會否給香港時間去造地。

記者:郭詠欣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