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蘭勝會回歸遇財困 神功戲料大減逾三成

2023-08-18 07:00

神功戲是盂蘭勝會最具特色的環節。
神功戲是盂蘭勝會最具特色的環節。

3年疫情,每年農曆7月上演的盂蘭勝會也偃旗息鼓。今年社會復常,盂蘭勝會捲土重來,但遇上新挑戰,令人擔心傳統有神功戲的勝會將走向息微。2019年,全港各區合共舉行28個神功戲,料今年僅有17、18個。有主辦單位指,經濟不景氣,地區商戶及街坊「手緊」,難以籌款舉辦地區盂蘭勝會,包括最少須動用130萬元的神功戲。

東頭邨盂蘭勝會吸引不少街坊前來觀賞。
東頭邨盂蘭勝會吸引不少街坊前來觀賞。
胡炎松希望多些市民認識及支持盂蘭勝會。
胡炎松希望多些市民認識及支持盂蘭勝會。
神功戲是盂蘭勝會最具特色的環節。
神功戲是盂蘭勝會最具特色的環節。
籌辦盂蘭勝會要動用大量人力物力。
籌辦盂蘭勝會要動用大量人力物力。
有主辦單位指,經濟不景氣,地區商戶及街坊「手緊」,難以籌款舉辦地區盂蘭勝會。(資料圖片)
有主辦單位指,經濟不景氣,地區商戶及街坊「手緊」,難以籌款舉辦地區盂蘭勝會。(資料圖片)

中區卅間街坊盂蘭勝會早前表示,成員年事已高,決定從今年起改為舉辦小規模祭祀孤幽,在農曆七月廿四(9月8日)設爐供街坊上香。而藍田盂蘭勝會及新蒲崗鳳凰村街坊盂蘭勝會亦遇上困難,據悉,前者在籌款有阻滯致經費不足,後者因要尋找合適場地等因素,今年勝會要停辦神功戲表演。兩區的街坊均感可惜。
潮屬社團總會盂蘭勝會保育工作委員會副主席胡炎松向本報表示,盂蘭勝會在3年新冠疫情期間停頓,今年為疫後復辦勝會,卻面對不少挑戰。他透露,籌款舉辦一個有神功戲演出的盂蘭勝會,最少需要130萬元,極需各界人士捐款支持,「但經濟環境差,商戶嘅捐助減少,呢個影響好大,而街坊捐極係有限。」他指:「有地方盂蘭會講籌款唔理想,今年都唔敢搞,搭晒棚搞神壇、燒衣、搵工人等,最後要找數,發起人唔敢冒險。」
「停咗3年再啟動,難度大好多,有啲盂蘭會話睇定啲,睇多一年情況先。」他說,今年逾10個地方盂蘭會不做神功戲,只能簡單誦經燒衣;他坦言未來的經濟環境未樂觀,「待兩、三年後環境好啲,再籌錢辦神功戲。」雖然地方團體可向華人廟宇委員會及非遺辦事處申請資助,但要看勝會規模及地區盂蘭會的組織性,順利申請一般獲數萬至十多萬,最多約20萬,故大部分仍要靠籌款。
年份 盂蘭勝會數目變動
1976-1983年 45個
1984-1998年 37個
1999-2010年 33個
2011-2018年 29個
2019年 28個
2023年 估計17-18個

另一問題是地區組織搞手老化,有心無力,「有啲資深老前輩更係過咗身,由於籌辧勝會涉及好多事項,都幾複雜,對新接手的人嚟講係會驚,會諗停一停先。」而辦盂蘭勝會這類傳統活動,他形容人脈關係很重要,「如果資深老前輩唔喺度,商戶同街坊的支持真係會冇咁好。」
此外,內地潮州劇團因來港亦遇阻滯,胡炎松指,今年這些內地藝術團體來港手續有改動,但地區盂蘭會的搞手未留意,要與部門協調處理,導致農曆七月初期趕不及來港,之後才順利來港。
面對盂蘭勝會予人一種黃昏衰落感覺,胡炎松坦言,年輕一代對盂蘭信仰不再重視,「自從香港潮人盂蘭勝會於2011年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哋只能盡能力保存呢種文化,希望多啲人參加支持。」 香港潮屬社團總會便在疫後復辧盂蘭文化節,9月1日起在維園足球場舉行, 通過搶孤競賽、盂蘭文化歷史展覽等活動,以吸引各界關注。
香港潮人舉辦的盂蘭勝會已有逾百年歷史,首屆潮人盂蘭勝會在1897年舉行,其後各社區均舉辧,以超渡亡靈。胡炎松指,有錢人認為辦盂蘭可求功德,「潮州人重視前世有冇作孽,對今世有冇影響,死後會否落地獄,故搞盂蘭超渡亡靈,供奉神靈,以獲功德。」盂蘭勝會會一連三日有神功戲表演,較多人認識的演出是「五福連」,一連五個短劇,戲目包括「八仙賀壽」、「仙姬送子」、「唐明皇淨棚」等。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