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曾跌逾1成淪毫子股 消息:已籌備債務重整

2023-08-11 08:07

碧桂園(2007)發盈警,料2023年上半年轉蝕介乎約450億元至550億元(人民幣,下同)。評級機構穆迪下調碧桂園公司家族評級,由B1下調至Caa1,評級前景為負面,穆迪又下調碧桂園今年合同銷售額預測,指出碧桂園流動性及再融資風險增加,償債能力存不確定性。穆迪指,Caa1評級屬信用風險非常高級別。碧桂園今日(11日)盤中曾跌逾一成,最低報0.89元,收市報0.98元,跌5.7%,變成毫子股,市場關注碧桂園會否成為恒大2.0。

內媒《第一財經》引述消息人士報道,碧桂園已經在籌備債務重整,近期有望啟動相關程序,該公司已聘請中金為財務顧問,主導重整事宜。

報道引述接近碧桂園人士稱,與其疲於奔命,不如釜底抽薪整體展期,稱碧桂園擁有較好的財務基本面,槓桿也不高,通過債務重整渡過階段性困難的可能性還是較大。

穆迪下調碧桂園公司家族評級

另外,穆迪將對碧桂園未來12至18個月流動性評估,由「充足」改成「不足」。原因是市場對該公司的流動性,以及財務健康狀況日益擔憂,降低了對該公司合同銷售額預測。

碧桂園日前發盈警,料2023年上半年轉蝕介乎約450億元至550億元,而去年上半年淨利潤約19.1億元。預計淨虧損主要是由於房地產行業銷售下行的影響,導致房地產業務結轉毛利率下降,物業項目減值增加;以及外匯波動造成預期淨匯兌損失所致。碧桂園稱,今年1至7月,實現權益銷售金額幣1,408億元,按年下降35%,較2021年下降61%;7月單月實現權益銷售金額121億元,連續第四個月按月下降,按年下降60%,較2021年下降78%。

碧桂園承認現階段性流動壓力

碧桂園稱,自2021年以來,行業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難時期,多重不利因素疊加,導致行業銷售和公開市場融資面臨嚴峻的困難和挑戰。雖然公司上下已全力以赴自救,但市場整體尚未回暖,行業絕對規模下降,資本市場信心修復尚需時間,公司整體經營壓力有增無減,導致2023年上半年預計出現較大虧損,特別是受近期銷售額與再融資環境持續惡化的影響,公司賬面可動用資金持續減少,出現了階段性的流動壓力。

碧桂園總裁: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

碧桂園總裁莫斌指,「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會努力扭轉當前的困局,一是全力以赴保交付;二是積極化解階段性流動壓力,公司將與各持份者溝通,並考慮采取各種債務管理措施,以保障公司的未來長遠發展,為各持份者保存價值、維護利益;三是保障經營有序開展;四是加強特殊時期的組織領導,成立由董事會主席任組長的專項工作小組。

碧桂園承認「公司遇到了自成立以來最大的困難」,但始終對中國經濟的前景充滿信心,房地產行業經過這一輪的深刻調整,終將回歸健康平穩發展的軌道。

楊惠妍卸任碧桂園子公司董事長

在集團爆出資金危機之際,碧桂園管理層逐步退出子公司董事局。根據中國企查查App示,碧桂園董事會主席楊惠妍卸任子公司增城市碧桂園物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一職。同時,碧桂園高層張進銳、張海武亦不再擔任該子公司董事;新增丁傑爲董事長,新增王增瑞、陳金星爲董事。

上月底,楊惠妍將其持有的約6.75億股碧桂園服(6098)股份,捐贈予國強公益基金會(香港)有限公司。捐贈的股份佔碧桂園服務已發行股份約20%,按當時市值計算,該筆捐贈股份價值約64億港元。

恒大總負債高達1.83萬億

中國恒大(3333)主要附屬公司恒大地產昨晚(10日)連發多份報告,包括2022年債券年報、2022年債券半年報、2021年債券年報,還有恒大地產2022年和2021年的年度審計報告及2022年半年度財報,顯示公司流動負債1.6億元人民幣(下同),總負債高達到1.83萬億元,意味恒大地產佔中國恒大整體虧損達76%。

相關新聞:

碧桂園美元債務恐違約 中國前女首富楊惠妍身家縮水逾2千億

碧服楊惠妍捐20%股份予家族基金做慈善 貨值64億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