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策解讀| 中國多地傳收緊「保交樓」政策 限房企提取預售資金

2023-08-02 17:15

內地房企普遍依賴賣樓回籠資金抵債,惟調控措施持續升級。《路透》引述消息人士指,已加大了開發商從第三方託管賬戶中提取數百億美元房地產銷售款的難度,旨在確保「保交樓」,恐令原本資金緊張的內房企業更加捉襟見肘,繼續陷入困局。

報道引述兩家中國開發商的高管表示,目前他們分別有80%以上和90%以上的現金被困在監管帳戶中,在提取資金用於建設時遭到當地政府的阻撓。

報道指,由於住房需求疲軟,房屋銷售仍在下滑,整個行業的未來存在不確定性,相關舉措的目的是為了確保在城市層面上,未完工的樓盤項目可以完工。報道提到,若消息屬實,這次緊縮政策似乎與中央的計劃背道而馳,當局已確保會幫助穩定這個遭受多年流動性緊縮和需求下滑雙重打擊的行業。

去年11月曾放寬規定

現時開發商可在住宅項目竣工前預售,但中國當局要求房地產發展商必須將預售資金放入託管帳戶內。地方政府會根據興建進度,允許開發商提取部份資金。

隨著違約風險或波及整個房地產行業,人行連同住建部及原來的銀保監於去年11月已放寬部份規則,優質房企可彈性取用預售款,提現上限最多三成,以緩解開發商的流動性壓力。然而,隨著內房前景持續惡化,為保障「保交樓」,部份地方政府由今年第二季起開始再次限制房企獲取受監管的資金。

有出現債務違約的房產開發企業高管稱,去年年底,在政府放鬆政策後,提款變得容易一些。過去幾個月,再次很難從託管賬戶中提取資金。

報道又引述湖南省一間國有銀行人士指,當地住建部門已責​​令該銀行執行更嚴格的託管資金提取規定。根據規定,當局要求銀行僅向擁有其他資金來源來支付建築成本的開發商提供監管資金。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內地時發展商用於房地產開發的資金達到近7萬億元人民幣,其中約三分之一來自首期和預售。


相關文章:

國策解讀|房地產誤國? 胡錫進發文撐中國樓市:泡沫已被抑制
國策解讀|中國落實「認房不認貸」救樓市 北京業主:激動得掉眼淚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