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貢鯨魚|世界自然基金會:傷口較數日前擴大 籲市民勿再出海觀鯨

2023-07-26 12:07

鯨魚背部有螺旋槳造成的傷痕,安全狀況令人擔憂。Sunny Tong /海洋公園保育基金提供
鯨魚背部有螺旋槳造成的傷痕,安全狀況令人擔憂。Sunny Tong /海洋公園保育基金提供

西貢自本月13日起出現小鯨魚後,至今一直留在該海域生活,吸引大批市民出海一睹鯨魚,近日發現該鯨魚背部有傷痕,情況令人擔憂。世界自然基金代理海洋保育主管彭莉恩今日(26日)出席電台節目表示,專家估計小鯨魚的傷口由螺旋槳等利器所造成,傷口雖未有流血,但較數日前觀察有所擴大,她擔憂情況會再度惡化,呼籲市民勿再出海觀鯨。

小鯨魚出現在西貢海域,吸引大批市民出海一睹鯨魚。丹尼爾攝
小鯨魚出現在西貢海域,吸引大批市民出海一睹鯨魚。丹尼爾攝
小鯨魚出現在西貢海域,吸引大批市民出海一睹鯨魚。丹尼爾攝
小鯨魚出現在西貢海域,吸引大批市民出海一睹鯨魚。丹尼爾攝
小鯨魚至今一直留在西貢海域生活。讀者提供
小鯨魚至今一直留在西貢海域生活。讀者提供
小鯨魚至今一直留在西貢海域生活。讀者提供
小鯨魚至今一直留在西貢海域生活。讀者提供
小鯨魚至今一直留在西貢海域生活。讀者提供
小鯨魚至今一直留在西貢海域生活。讀者提供

彭莉恩指小鯨魚如承受壓力,將有可能不會繼續覓食,並停留在較淺水區域,而小鯨魚在本港水域不斷停留,可能代表該鯨魚身體不適,亦有可能是暫避風浪,甚至有機會因此擱淺,她續指小鯨魚現時停留的時間較專家推算的長。至於小鯨魚會否自癒,她指出許多有受傷痕跡的鯨魚能夠自癒,部分鯨魚的傷口不影響其行為能力,如覓食等能力,但強調不可再對鯨魚造成壓力,導致激動轉身,有機會令傷勢惡化。

另外,彭莉恩指出漁農自然護理署一直有觀賞海豚等海洋動物的指引,提醒保持100米左右的距離,如小鯨魚在船隻附近,應減慢船速或停止船隻,除非鯨魚自行靠近,否則不建議市民主動靠近。她指世界自然基金會正與附近船家溝通,應根據指引進行觀賞,不要大聲呼叫或與鯨魚互動,亦呼籲市民不要在附近水域滑水或駕駛水上電單車,如遇上鯨魚,將對雙方均有危險,建議市民避開鯨魚進行活動。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