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校長張翔籲學生對新科技持開放態度 惟需思考人工智能利弊

2023-07-20 19:41

港大校長張翔(右四)出席青協書室活動《閱讀大學問》。陳子悠攝
港大校長張翔(右四)出席青協書室活動《閱讀大學問》。陳子悠攝

港大校長張翔今日(20日)出席青協書室活動《閱讀大學問》,與約40位中學生交流,談及有關閱讀、創新科技及應用原理。有學生提問有關人工智能於學習上的應用,張翔回應指學生應該持開放心態、多作嘗試並以批判性思維應對科技萬變。

港大校長張翔(中)出席青協書室活動《閱讀大學問》。陳子悠攝
港大校長張翔(中)出席青協書室活動《閱讀大學問》。陳子悠攝
港大校長張翔(左四)出席青協書室活動《閱讀大學問》。陳子悠攝
港大校長張翔(左四)出席青協書室活動《閱讀大學問》。陳子悠攝
港大校長張翔(左二)出席青協書室活動《閱讀大學問》。陳子悠攝
港大校長張翔(左二)出席青協書室活動《閱讀大學問》。陳子悠攝
青協書室活動《閱讀大學問》。陳子悠攝
青協書室活動《閱讀大學問》。陳子悠攝
港大校長張翔(左三)出席青協書室活動《閱讀大學問》。陳子悠攝
港大校長張翔(左三)出席青協書室活動《閱讀大學問》。陳子悠攝

張翔提到,自小有聆聽有聲書的習慣,指聆聽為閱讀提供更多幻想空間,亦能訓練自己處理大量資訊的能力。他向學生推薦一本名為《卡片盒筆記寫作法》(How To Take Smart Notes)的書籍,指他在讀中學時意識到繁多的課堂內容必須要有良好的整合方法,而書中教授的技巧幫助學習整合及紀錄大量資訊。他亦推介另一本書,《批判性思考》(Ciritical Thinking Skills),指書本提及的批判性思維技巧,有助學習吸收資訊的能力。

未來教師職位或仍會存在  但需調整為輔導者角色

張翔回應學生對人工智能科技於學習上的應用問題,指學生應對新科技保持開放態度,勇敢嘗試新技術,如人工智能工具ChatGPT,同時需以批判性思維思考工具的利弊。被問到科技會否取代教育工作,張表示經常思考教育內容的實用性,如學生認為以科技所獲得的資訊,較老師所提供的更有效率及實用,便需深思教學的意義。他續指,未來教師的職位或仍會存在,但需調整成為輔導者角色。

另外,張翔建議想考大學的初中生,不要重視單一目標,在中學時應參與更多社團活動,如辯論隊,增進自己於讀書以外的經驗,訓練情緒管理、領導才能、創意思維等技巧。

實習記者:陳子悠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