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觀點|日本食品難全禁 改變習慣是良機

2023-07-11 13:17

港府已明確表示若日本一意孤行排放核廢水,將會禁止福島縣及鄰近縣市的食品進口,本地業界亦應借此機會提升食品質素,逐步減少對日本食品的依賴。
港府已明確表示若日本一意孤行排放核廢水,將會禁止福島縣及鄰近縣市的食品進口,本地業界亦應借此機會提升食品質素,逐步減少對日本食品的依賴。

本政府不理會國內外的反對聲音,決意最快在下個月開始,將福島核電廠的過百萬噸核廢水排入大海,在國內和區內掀起恐慌,擔心會污染海洋,影響食物安全,以至引發全球生態危機。特區政府表示,若日本一意孤行,亂排廢水,香港將進一步收緊相關入口限制,包括禁止來自福島縣及其鄰近縣市的食品輸港,以及加強查驗各類日本進口食品與食材。

部分政黨及議員批評有關措施仍未夠強硬,要求政府一刀切禁制所有日本食品進口,以加強保障市民健康。但亦有部分人質疑這是矯枉過正及有欠科學,尤其內地當局亦只是計劃禁制來自部分高風險縣市的日本食品。也有一些意見認為,香港作為多類日本食品及食材的最大出口市場,包括魚生、和牛、即食麵、日本米、日本雞蛋和各類特色糕點,全面禁運可對當地的漁農業界和出口商起到最大阻嚇作用,協助中國以至其他區內國家向日本當局施壓。

誠然,日本政府為了一己私利,選擇以成本最低、對自己的危害相對最少的方式去處理核廢水,實應受到嚴厲譴責。但正正由於香港按人口比例計,是進口最多日本食品和食材的地區,全面禁運對喜愛日本食品的市民、相關的餐廳食肆及進出口業界的影響也至為巨大。

 

港府已明確表示若日本一意孤行排放核廢水,將會禁止福島縣及鄰近縣市的食品進口,本地業界亦應借此機會提升食品質素,逐步減少對日本食品的依賴。
港府已明確表示若日本一意孤行排放核廢水,將會禁止福島縣及鄰近縣市的食品進口,本地業界亦應借此機會提升食品質素,逐步減少對日本食品的依賴。

 

有人建議即使不全面禁止進口日本食品,最少也應向日本有關方面,收回因核廢水事件而額外增加的抽查檢測成本。問題是類似的進口檢測徵費,最後往往都會轉嫁到本地的進口商、食肆和消費者身上,並可能會反被日本指控為施加「非關稅貿易障礙」,有損香港向來作為自由港、免稅港的聲譽,隨時未傷人,先害己。

核廢水對日本食品及其進食者的實質禍害有多深,不同專家或有不同說法,但肯定已在市民心裏造成很大的憂慮和反感。香港與內地的漁民、農戶、禽畜業、食品生產商和代理商,以至兩地的政府官員,應當借助這個難逢的機會,大力推廣自家的漁農產品和食品,搶佔原有的日本食品市場,透過市場力量來懲處日本當局。

過去日本的工業及科技產品,包括各類家電和影音器材,曾經予人先進、實用、相當耐用的印象,但近十多年已先後被美國、南韓,以至中國的企業追過,多家日本大企業都面臨困境及須由政府補貼。日本食品的質量過往亦是廣獲好評,但近年揭發的多宗醜聞和事故,例如更改已過期食品的最佳食用日期、選用廉價劣質食材、偽造安全檢測結果等,已削弱了許多本地消費者的信心。

現在日本食品和貨品餘下的最大優勢,可能就是包裝,包括實體的貨品包裝設計,以至在推廣上的形象包裝,例如善用明星及動漫作宣傳,有些食品往往「睇好過食」。香港與內地的漁農和食品業界,有必要向日本的同業好好學習,借今次機會提升兩地食品與食材的質量和形象,建立消費者和食客的信心,希望可長遠改變其消費及飲食習慣,逐步減少香港對日本食品的依賴。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