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跨院校團隊研發人工青口監測海水放射物 成本大降適合長期檢測

2023-07-04 14:52

教大與城大及港大的跨院校團隊研發以「人工青口」檢測海水的放射性物質。源琛薇攝
教大與城大及港大的跨院校團隊研發以「人工青口」檢測海水的放射性物質。源琛薇攝

日本政府準備排放福島核廢水的計畫引發全球關注。教育大學聯同城市大學及香港大學進行了今天(4日)發表一項跨院校合作研究,成功利用「人工青口」以監測海水中的放射性物質含量。由教大科學與環境學系教授胡紹燊團隊早年研發的「人工青口」,特性與天然青口相似,對金屬具有極強的吸聚力,可一次性檢測海洋中多種金屬的含量及持續變化,同時此項技術具有成本低、操作步驟快捷方便及實驗數據準確等多方面優勢,胡紹燊表示樂意今後與政府合作,並稱此監測器有望成為檢測全球海洋污染的可靠技術。 

可監察常見放射性物質 

胡紹燊提及「人工青口」可監測核排放中常見的放射性物質,尤其對於鈾、鍶、銫這三種物質更敏感,而取樣時間只需等候約7至8個星期,便可送至實驗室作研究。他續稱,現時若量度海水中的放射性物質變化,或需收集以百升計的海水,並須進行繁複的取樣及前期出黎才能成事,從而所需人力和成本高。相反,每個「人工青口」的成本僅為1美元(約港幣8元),故更適用於長期及大規模的污水監測。 

人工青口低,適合用於長期及大規模的污水監測。源琛薇攝
人工青口低,適合用於長期及大規模的污水監測。源琛薇攝
人工青口對鈾、鍶、銫三種放射性物質敏感。源琛薇攝
人工青口對鈾、鍶、銫三種放射性物質敏感。源琛薇攝
「人工青口」綁在膠籃後投入並掩蓋於水中,約一、兩個月後即可進行分。源琛薇攝
「人工青口」綁在膠籃後投入並掩蓋於水中,約一、兩個月後即可進行分。源琛薇攝
高志釗指今次研究能有效檢測核廢水造成的污染程度。源琛薇攝
高志釗指今次研究能有效檢測核廢水造成的污染程度。源琛薇攝
。源琛薇攝
。源琛薇攝

城大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及實驗室博士楊一介紹了「人工青口」用法,步驟簡單,只需將「人工青口」綁在膠籃後投入並掩蓋於水中,等待一至二個月後即可取回送往各地作評估及研究,放置深度則需視乎不同海域的高度。 

城大化學系高志釗教授亦表示,是次研究能有效應用於檢測日本核廢水排放對海域的污染程度。胡紹燊更表示:「核污水對海洋和人體健康帶來的風險不容忽視。研究證實此項目能突破傳統檢測方式的限制,有望協助各地政府以低成本及高效益的方法,定期檢察水域核污染情況,以保障環境及人類健康安全。」 

記者:源琛薇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