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資訊|「生蛇」後可致神經痛 及早預防以免受苦

2023-07-03 09:42

香港疼痛學會會長黃河山醫生
香港疼痛學會會長黃河山醫生

「生蛇」固然痛苦,但原來「生蛇」後引致的神經痛,痛楚程度更高,甚至有機會比癌症更劇烈,而且可持續多年,藥物也未必完全有效。醫學界呼籲市民應及早接種新一代帶狀疱疹疫苗,減少被「蛇」纏身及出現疱疹後神經痛的機會。 

免疫力下降  可誘發「生蛇」
「生蛇」即是帶狀疱疹,通常出現在腰部及背部。帶狀疱疹病毒在我們感染水痘後會潛伏體內,當免疫力下降時,便有機會引「蛇」出洞,誘發疾病。患者會發燒、 頭痛、發冷、胃部不適、個別部位皮膚灼熱或痕癢、出皮疹、凸起的水泡形成帶狀、患處劇痛等。香港疼痛學會會長黃河山醫生指,痛感猶如灼痛、刺痛、射擊、隱痛或電擊,甚至連輕觸或涼風吹過患處都會痛。「97% 三十九歲以上的香港成年人有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每三人中便有一人有患病風險﹐患病風險隨年齡增加。」患有慢性腎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及承受巨大心理壓力等人士,都比較高危。

新一代疫苗預防效果達9成
即使「生蛇」後皮疹消失,仍有多達三成「生蛇」患者會有疱疹後神經痛,疼痛可持續數月至數年。「千萬不要小看疱疹後神經痛,它會影響患者日常生活,有時連輕輕觸碰到外物,都會感到劇痛難當,連穿衣、洗澡及睡眠都成問題。患者平日會較難集中注意力、感到焦慮,甚至要減少社交聚會,嚴重影響生活質素。」美國疾控中心建議,50歲或以上人士,以及19歲或以上免疫力低的人士,無論是否曾接種上一代疫苗,都應接種新一代帶狀疱疹疫苗,以降低帶狀疱疹及疱疹後神經痛的風險。黃醫生指,新一代疫苗對預防「生蛇」整體效果高達9成,而在冠狀病毒疫情中,許多人的免疫力有機會受到影響,接種新一代疫苗成為保護自己和家人的重要措施。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