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浸泡菇類不應超過2小時 以防中毒傷肝致死

2023-02-15 10:51

乾製耳類食用菌於烹煮前需要先浸泡,但時間不宜過長。
乾製耳類食用菌於烹煮前需要先浸泡,但時間不宜過長。

消委會表示,乾製耳類食用菌於烹煮前需要先浸泡,時間不應超過2小時,以免會產生中毒風險。

消委會表示,需注意室溫浸泡菇類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不超過2小時,否則應該放入雪櫃進行浸泡。因為浸泡的雪耳和木耳較容易受椰毒伯克霍爾德氏菌污染,而當中或產生毒素米酵菌酸。此毒素一旦產生,不論是沖洗或烹煮都不能破壞其毒性,中毒後可能出現腹痛及嘔吐等病徵,情況嚴重者可引致肝功能異常,甚至死亡。

消費者應妥善儲存煮食後的耳類食用菌,剩菜應在烹煮後2小時內放進4°C或以下的雪櫃儲存,可減慢細菌滋生,延遲亞硝酸鹽的形成。食用前,應徹底翻熱食物至中心溫度達75°C,及不應翻熱超過一次,以確保食物安全。於雪櫃存放超過3天的剩菜便應棄掉。

未有足夠證據顯示 雪耳有養顏作用

至於,坊間不時有說法指耳類食用菌含有豐富膠原蛋白,有「平民燕窩」之稱的雪耳更被普遍認為有養顏作用。香港營養學會指出,膠原蛋白主要在動物性食物中找到,黑木耳、白背木耳和雪耳並不是其主要來源。以耳類菌  煮成的  湯水或糖水黏稠滑溜,主因是烹煮時釋出水溶性纖維。此外,目前亦未有足夠證據顯示,食用膠原蛋白可有效補充面部皮膚的膠原蛋白。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