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署重置富山殮房遺體存量增3倍 料足夠應付新冠死亡個案反彈 

2023-01-04 14:46

位於沙田下城門道的衞生署新界(沙田)法醫學大樓啟用。葉偉豪攝
位於沙田下城門道的衞生署新界(沙田)法醫學大樓啟用。葉偉豪攝

去年初第五波疫情肆虐,公眾殮房爆滿,衛生署位於沙田下城門道的新界(沙田)法醫學大樓去年29日正式落成及啓用,該大樓為重置後的富山公眾殮房,遺體儲存容量增加至830具。衞生署法醫科主任顧問醫生潘偉明表示,若出現大型災難或意外,使得本港3間公眾殮房爆滿,將會有應變計畫,例如啟用舊殮房或冷凍貨櫃,相信能合共提供約5,000個遺體儲存空間。

大樓為處理法醫驗屍工作。葉偉豪攝
大樓為處理法醫驗屍工作。葉偉豪攝
大樓亦有等候認屍及進行簡單遺體告別儀式的空間。葉偉豪攝
大樓亦有等候認屍及進行簡單遺體告別儀式的空間。葉偉豪攝
大樓內同時設有為遺體照X光的設備。葉偉豪攝
大樓內同時設有為遺體照X光的設備。葉偉豪攝
大樓設有為遺體進行電腦掃瞄的設備。葉偉豪攝
大樓設有為遺體進行電腦掃瞄的設備。葉偉豪攝
潘偉明相信新大檈能應付當前處理遺體需求。葉偉豪攝
潘偉明相信新大檈能應付當前處理遺體需求。葉偉豪攝
大樓可儲存830具遺體。葉偉豪攝
大樓可儲存830具遺體。葉偉豪攝
潘偉明指若現有殮房會爆滿,當局可重啟舊殮房及冷凍貨櫃儲存遺體。葉偉豪攝
潘偉明指若現有殮房會爆滿,當局可重啟舊殮房及冷凍貨櫃儲存遺體。葉偉豪攝

潘偉明表示,現時本港殮房每日接收的遺體數量大約為50具,比往年每日30具更多,增速維持高位,但他表示,公眾殮房仍有一定空間儲存遺體,但應於疫情變化,死亡數字有上升趨勢,會隨時保持警惕。 

他表示,因為疫情原因,去年(2022年)整年的遺體數比前年(2021年)多了約4,000具,高峰為去年2、3月,所以落成法醫學大樓期望增加遺體儲存數量,應付日漸增加的服務需求及提升殮房的營運質素和衛生標準。他指出,因移民等原因,現時本港法醫團隊職位仍有3個空缺,表示招聘困難。 

法醫學大樓是衛生署轄下法醫服務的專門設施,樓高7層,除了提供公眾殮房,內設各種法醫病理學設施,包括冷藏室、冷凍庫、剖驗套間及化驗室等,亦是全港首次在公眾殮房設有電腦掃描室,讓法醫病理科醫生有更多途徑了解遺體狀況和進行深入病理學研究。此外,大樓設有三間室內遺體告別室,供家屬舉行簡單送別儀式。同時,大樓也會用作執法人員的培訓地點,供進行刑事偵查和罪案現場調查培訓之用。 

大樓的公共室内空間,包括辨認及領取遺體的等候大堂、接見室和休息室引入了自然光,並特別採用木、銅板及玻璃磚牆等建築物料,以增加與室外綠化及大自然的聯繫。 

記者:蔡思宇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