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一連三日偵破20宗各式騙案 拘27人最細15歲學生 涉騙款1000萬

2022-12-15 12:13

警方留意到今年詐騙案有明顯上升趨勢,過去一連三日展開反詐騙行動,針對網上情緣、購物、求職及兌換人民幣騙案,成功偵破20宗案件,拘捕27人,年齡最細15歲學生,涉「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罪」及「洗黑錢」等罪,騙款超過1000萬元,最高一宗金額為兌換人民幣騙案高達600萬元騙款。


被捕27人包括18男9女,年齡由15至58歲,報稱學生、運輸工人、侍應、建築工人及無業。在騙案中負責不同角色,有主腦、接觸受害人、傀儡戶口持有人等。行動中檢獲手機、電話卡、銀行卡、銀行文件等。

行動中檢獲的手機、銀行卡等證物。蔡楚輝攝
行動中檢獲的手機、銀行卡等證物。蔡楚輝攝
油尖警區刑事調查隊第11隊主管督察葉恩樺講述案情。
油尖警區刑事調查隊第11隊主管督察葉恩樺講述案情。
行動中檢獲的銀行文件。
行動中檢獲的銀行文件。
被捕人士帶署調查。
被捕人士帶署調查。
被捕人士帶署調查。蔡楚輝攝
被捕人士帶署調查。蔡楚輝攝

油尖警區刑事調查隊第11隊主管督察葉恩樺講述案情時表示,今年1至10月,警方接獲22309宗詐騙案報案,較去年上升43%。近年騙案手法常見有3種,包括刷單求職騙案,對象多為年青人或家庭主婦,利用他們搵快錢心態, 開頭受害人會收到小小回報,信以為真,最終墮入騙局。


其次為電話騙案,騙徒假扮公安或衞生署人員,指控受害人涉嫌洗黑錢罪,要求受害人提交自己財產,甚至大額金額作資金調整,警方提醒市民切勿透露銀行或信用卡資料,如要提取大額現金,應與親友商量及求證。


另外兌換人民幣服務亦是近年常見騙案。由於疫情關係,居住內地的市民有機會在香港投保,或香港居民在內地有資金流動,需使用兌換貨幣服務,通常騙徒提供的匯率相對較低,以吸引受害人,警方提醒市民如要兌換的話,應選用信譽良好的商鋪。


葉恩樺強調,買賣銀行戶口作為騙徒收受金錢利益的工具,即干犯洗黑錢罪,一經定罪,最高可判罰14年監禁。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