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3名年輕女工程人員 無畏日曬雨淋爬電塔修機組

2022-10-28 07:00

電力對日常生活,以及社會經濟發展不可或缺。中華電力有限公司一直以來重視人才培訓及技術傳承,並致力於培育不同專業技能及崗位的電力工程人員。3位中華電力的年輕女工程人黎芷均、林曉晴、葉津沂,各有不同學歷及背景,但皆因對電力行業深感興趣而入行。她們分別於職業訓練局傑出學徒獎勵計劃,及香港工程學會傑出見習工程師中獲獎。3人雖然在電力行業的起跑線上遇到各種挑戰,但她們用自己的熱忱和堅定證明了「巾幗不讓鬚眉」。

中電「架空線訓練學校」年輕女工程人員分享會按組圖瀏覽:

左起:中電二級技術員-架空天線(配電)黎芷均、中電見習技術員林曉晴)。資料圖片
左起:中電二級技術員-架空天線(配電)黎芷均、中電見習技術員林曉晴)。資料圖片
左起:中電龍鼓灘發電廠/竹篙灣發電廠助理工程師葉津沂、中電見習技術員林曉晴、中電二級技術員-架空天線(配電)黎芷均。資料圖片
左起:中電龍鼓灘發電廠/竹篙灣發電廠助理工程師葉津沂、中電見習技術員林曉晴、中電二級技術員-架空天線(配電)黎芷均。資料圖片
中電二級技術員-架空天線(配電)黎芷均。資料圖片
中電二級技術員-架空天線(配電)黎芷均。資料圖片
中電見習技術員林曉晴。資料圖片
中電見習技術員林曉晴。資料圖片
中電龍鼓灘發電廠/竹篙灣發電廠助理工程師葉津沂。資料圖片
中電龍鼓灘發電廠/竹篙灣發電廠助理工程師葉津沂。資料圖片
現年21歲的林曉晴(右)是於2019透過見習技術員計畫加入,目前負責電掣房供電設備的維修保養工作。資料圖片
現年21歲的林曉晴(右)是於2019透過見習技術員計畫加入,目前負責電掣房供電設備的維修保養工作。資料圖片
葉津沂現職龍鼓灘發電廠/竹篙灣發電廠助理工程師,不惜每日從位於西貢的家前往位於屯門的發電廠返工。資料圖片
葉津沂現職龍鼓灘發電廠/竹篙灣發電廠助理工程師,不惜每日從位於西貢的家前往位於屯門的發電廠返工。資料圖片

今年33歲的黎芷均於2019年透過見習技術員計畫加入中華電力。於2012年大學畢業後,她曾從事過3年文職工作。但是因為工作的沈悶,令她愈發感到自己希望能夠親自落手進行工作和創造,因此一度轉行任職木工。,後來在讀了電工課程後,便加入了中電的「學徒計畫」。黎目前主要負責維修及保養架空電纜,工作地點包括塔門、東龍島等偏遠地區,平時亦要日曬雨淋,提著沉重的工具攀山涉水。作為少數的女性架空天線技術員,黎認為也許女性的體力方面不及男性,但只要抱持著「不認輸」及「主動學習」的積極態度,也能慢慢與同事建立默契及信任。她以自身為例,在訓練初期,男同事因擔心她不夠力氣,不讓她使用長逾20呎的操作桿來開關電力裝置,後來她用行動證明自己能夠做到,現在她亦可以在地面熟練操作長達8米的多功能操作桿來開關保險絲。對於大學生做前線技術工作「有點浪費」的觀念,她則認為大學生身分只是社會既有框架下的「標籤」,而她自己對於能夠落手落腳做事感到很有滿足感,她亦希望大家不要在意世俗目光。

年輕女工程人員日常工作按組圖瀏覽:

黎芷均目前主要負責維修及保養架空電纜。資料圖片
黎芷均目前主要負責維修及保養架空電纜。資料圖片
黎芷均平時亦要日曬雨淋,提著沉重的工具攀山涉水。資料圖片
黎芷均平時亦要日曬雨淋,提著沉重的工具攀山涉水。資料圖片
黎芷均透露,在訓練初期,男同事因擔心她不夠力氣,不讓她使用長逾20呎的操作桿來開關電力裝置。資料圖片
黎芷均透露,在訓練初期,男同事因擔心她不夠力氣,不讓她使用長逾20呎的操作桿來開關電力裝置。資料圖片
3人雖然在電力行業的起跑線上遇到各種挑戰,但她們用自己的熱忱和堅定證明了「巾幗不讓鬚眉」。資料圖片
3人雖然在電力行業的起跑線上遇到各種挑戰,但她們用自己的熱忱和堅定證明了「巾幗不讓鬚眉」。資料圖片
3位中華電力的年輕女工程人各有不同學歷及背景,但皆因對電力行業深感興趣而入行。資料圖片
3位中華電力的年輕女工程人各有不同學歷及背景,但皆因對電力行業深感興趣而入行。資料圖片

現年21歲的林曉晴亦是於2019透過見習技術員計畫加入中華電力,目前負責電掣房供電設備的維修保養工作。林曉晴於中學時無心向學,完成中四的學業後便投身社會,曾做兼職兩年,在朋友的鼓下報讀屋宇裝備工程課程,激發起了她對電力系統的興趣,便選擇加入中電。她形容在電掣房工作猶如一名醫生,要為供電設備做「身體檢查」,維修故障並進行保養。她表示自己每一次成功令客戶復電,都會為她帶來滿足感並感受到工作的價值。未來,她希望自己能夠繼續進修,了解更多電力知識,並修讀有關電機工程的學士學位課程,以成為一名專業工程師。

黎芷均和林曉晴需要在高空中工作。資料圖片
黎芷均和林曉晴需要在高空中工作。資料圖片
現年21歲的林曉晴目前負責電掣房供電設備的維修保養工作。資料圖片
現年21歲的林曉晴目前負責電掣房供電設備的維修保養工作。資料圖片
林曉晴表示自己每一次成功令客戶復電,都會為她帶來滿足感並感受到工作的價值。資料圖片
林曉晴表示自己每一次成功令客戶復電,都會為她帶來滿足感並感受到工作的價值。資料圖片
林曉晴形容在電掣房工作猶如一名醫生,要為供電設備做「身體檢查」,維修故障並進行保養。資料圖片
林曉晴形容在電掣房工作猶如一名醫生,要為供電設備做「身體檢查」,維修故障並進行保養。資料圖片
林曉晴希望自己能夠繼續進修,了解更多電力知識,並修讀有關電機工程的學士學位課程,以成為一名專業工程師。資料圖片
林曉晴希望自己能夠繼續進修,了解更多電力知識,並修讀有關電機工程的學士學位課程,以成為一名專業工程師。資料圖片
黎芷均和林曉晴需要在高空中工作。資料圖片
黎芷均和林曉晴需要在高空中工作。資料圖片

現年24歲的葉津沂現職龍鼓灘發電廠/竹篙灣發電廠助理工程師,日常負責計劃及管理發電機組內,燃氣渦輪及蒸汽渦輪的維修保養工作。她曾在大學時修讀機械工程,大學畢業後加入中華電力成為見習工程師。對於這份工程她充滿熱忱,並不惜每日從位於西貢的家前往位於屯門的發電廠返工,動輒要花上五六小時的通勤時間。發電機組外型龐大,畏高的她不時需要走上樓高數層的渦輪機室做檢查。她表示,在機電工程這個通常由男性主導的行業,女性亦可以發揮自己善於溝通的優勢,令團隊更加團結,女性亦能夠從不同視角為團隊提供寶貴的觀點。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